孙鹏
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天津300201)
消防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消防安全更是城市隧道管理、运营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城市隧道的养护管理为切入点,以城市隧道消防系统为抓手,以打造安全、稳定的城市隧道消防系统体系为目标,提出从“被动安全”到 “主动安全”的安全管理新思路,旨在以调查研究城市隧道的各类消防安全体系和问题为切入点,切实转化为市民“满意道桥”、为确保民生民情的担当作为,转化为改革创新、履职尽责的新思路。
一、现状分析
1.城市隧道消防规范现状
(1)缺少国家和行业规范。近年,由于国内交通隧道和消防科技发展迅速,城市隧道类消防规范的滞后性问题愈见凸显,新的消防技术和设备在现实应用中出现无规范可依的困境。在国内标准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只对消防系统的设置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具体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方式仍需参照其他规范,而这些规范对火灾探测方式和系统联动控制功能也没有提出具体要求。 (2)各地规范参差不齐。为了弥补国内行业标准的不足,上海市、云南省政府等各地分别发布了各地的地方标准。但地方标准只是对相应的地方具有约束作用,无法上升到国家规范的高度。而且《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范(DB43 729-2012)》应用范围为公路隧道,不能完全应用于城市隧道。其他地区的隧道消防工程项目在实际中出现不同地方规范的现象,造成各地在城市隧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方式不尽相同,容易造成城市隧道消防安全隐患。
2.天津市城市隧道消防管理现状
与上述各地消防规范参差不齐相比,天津市城市隧道运营管理方式尤其是消防管理方式更为复杂。本调研小组作为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道桥中心”)工作人员,对天津市的城市隧道消防系统做如下介绍:城市隧道建成投入使用后,一般建设业主依据市政专业技术分门别类,大致按照道桥、路灯、排管、网信等专业分别进行设施移交程序,分别移交给相关行政部门。隧道后建工程项目设施由后建业主管理(例如智能交通设施),其中道桥主体设施移交给我道桥中心管理。城市隧道消防系统作为隧道基础安全系统在设施交接过程中整体移交给我方管理。由此,道桥中心在整个隧道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特别是消防安全管理中起到主要责任,但由于隧道各类设施产权复杂,各类设施、设备、管线、管理用房分别隶属于各行政管理部门管辖(部分设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未完成设施移交程序,隧道建成十余年后仍由建设业主代管),造成了一座城市隧道有几家甚至十几家单位/公司在分别管理,各家只扫门前雪,无权更无暇考虑隧道整体管理,这种“都管又都不管”的管理方式在隧道消防管理上更为突出。甚至有的隧道由于横跨天津市两个行政区域,造成消防系统由两个区属消防支队分别进行行业管理。上述隧道管理方式,客观上给隧道安全运营和隧道统一管理上提出了很大难题,我道桥中心作为整个隧道的主体管理者,更作为整个消防系统的管理者,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各行政部门办事效率和办事标准的不统一,毫厘千里。经调研,天津市的城市隧道(消防)管理方式虽非全国唯一,但属于少见的管理方式。
二、从“被动安全”到 “主动安全”的管理思路转换
“被动安全”是以监督体制为出发点,“主动安全”是以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为出发。两者相同点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生产和设施安全,不同点在于实现手段不同,“被动安全”侧重于外部因素,侧重于管理体系,而“主动安全”侧重于管理者和相关人员的意识。目前,基于城市隧道的消防管理主要在“被动安全”上下功夫,出效果;要提高我们的道桥和桥隧安全管理水平,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转变,不是对“被动安全”的抛弃,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升华。
作为城市隧道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者,我们应该对消防安全事故更多地采取主动性预防的策略,做好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制定周密而详尽的消防安全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采取科学的本质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对消防安全事故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预防和控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这种主动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应该是我们作为隧道运营者,甚至是道桥管理者今后的治“安”之道。从“被动安全”到 “主动安全”,不仅是管理思路的一种转换,更是一种消防安全管理理念的质的转变。这种主动性的消防安全理念,有赖于管理者深谙城市隧道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职业消防安全素养,这也是有效保障安全主动性的前提和根本。
三、城市隧道消防运营管理对策研究
1.统一城市隧道消防养护技术规范
国家应根据大中城市的交通现状和城市隧道现状,统一城市隧道消防养护技术规范,从制度上、规范上完善消防设施配置和管理维护制度。在完善城市隧道规范的同时,还应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营管理”的原则,统一设计方案及设置对应的消防设施、器材及各类系统,定期测试消防栓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确保上述系统、设备、器材的功能使用、年检正常及清洁状况。对出现的设备故障、设施损坏等问题做好记录。并对维保、检测、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存档备查。
2.做好隧道管理和隧道消防管理的协调统一
针对天津市的城市特点和城市隧道的特殊性,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做好协调统一,在远期实现一个部门进行总体管理,只有这样,城市隧道管理和隧道消防管理才能切实提升效率,并将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整合。在现有情况下,应由道桥部门做好牵头,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责,规范具体的义务,实现科学、符合实际情况的权责划分。发挥各部门的技术优势和技能优势,并采取动态管理,以期达到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实现隧道科学运行管理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3.科学做好城市隧道消防风险研究与应急预案管理
隧道管理者应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辅助以隧道的安全等级、风险和人车流量,整合通风与救援、逃生的预案;转变管理思维,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消防安全管理思路,根据城市隧道的特点,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加强维保公司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城市隧道应急演练,提高消防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各行政部门和属地消防支队的联勤联训与协调处置,完善城市隧道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响应,保障协调机制,从而切实有效地全面提升城市隧道消防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城市隧道作为我道桥中心主要负责管理运营的设施,不同于普通的道路和桥梁,因其结构复杂,具有封闭性,消防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转变思维,树立从“被动安全”转变为 “主动安全”的消防安全管理思路,采取有效消防对策,不断提升城市隧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巍,袁东升.地铁隧道火灾消防现状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9(12).
[2]杨松.螺旋型隧道火灾蔓延规律及人员安全疏散规划[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25).
[3]彭远见.对城市隧道火灾事故救援中固定消防设施应用的研究[J].消防界,2016(03).
【作者简介】孙鹏(1975.01-),男,汉族,天津市人,本科学历,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事务中心桥梁第二分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机械、机电及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