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8期   作者:孙润泽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是越来越好,
        孙润泽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67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是越来越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运输能力。当前建设工程越来越频繁,提高路桥工程质量对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至关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多种路桥工程病害。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提供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对于旅行的人来说,有必要采用科学的施工处理技术和优化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混凝土裂缝、钢筋腐蚀等作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在道路桥梁中较为常见。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也在不断优化,这也就极大地避免了道路桥梁病害的出现。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出现与施工技术要点控制、施工理念、施工质量等均具有相关性,为保障我国道路运输安全性,需要持续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进行研究分析,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应用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为我国道路桥梁交通网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1常见道路桥梁工程病害
        1.1裂缝病害分析
        由于道路桥梁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而且在我国车辆保有量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对其使用次数极为频繁。并且在物流高速发展下,道路桥梁需要承载不同重量。同时道路桥梁的桥面以及路面多采用半刚性结构。虽然能够有效的增强铺装层的强度,但一旦受到温度影响,特别是温差较大时,极为容易产生裂缝病害。比如在北方地区,因为早晚温差大,会导致路面结构的承受压力性能有所下降,最终造成桥面或者路面出现裂缝质量病害。另外一方面,道路桥梁在长时期使用后,其车行道路铺装层相比于人行道路,裂缝病害发生率更高。主要原因即是车辆通行过程中会出现超载、急刹车等现象,进而对地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和磨损,形成路面凹陷或断裂层的情况,严重危及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安全。
        1.2钢筋锈蚀
        钢筋作为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决定着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钢筋锈蚀也是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之一。钢筋锈蚀在工程施工中难以发现,往往伴随着施工年限的增长对桥梁安全性形成威胁,道路桥梁使用时间的推移会使得桥梁承压力下降,道路桥梁使用安全难以保障。导致钢筋锈蚀的因素以环境因素为主。道路桥梁施工一般以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主,钢筋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形成结构体。受混凝土配比的影响,在氯离子含量较多的情况下钢筋容易出现锈蚀,同时桥梁使用中混凝土发生碳化反应,会对钢筋表面产生物理与化学影响,影响钢筋性能稳定性。
        1.3路基下沉
        路基下沉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道路桥梁的病害问题。道路桥梁的路基不仅承担着工程的自重载荷,而且投入使用后还有持续的交通载荷,所以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佳,则很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的问题,导致桥头跳车。路基下沉不但会造成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受损,更有可能影响其平衡性,从而对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路基下沉的出现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路基施工质量不佳所造成的,进一步分析又包括地质条件勘查不全面,软土处理不到位,地基施工技术不规范等原因。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地基的质量无法满足工程需求,所以在施工中务必要对桥头路基施工高度重视。
        1.4铰缝病害
        铰缝病害作为道路桥梁的常见病害种类,其对道路桥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预制板梁之间的铰缝松动,桥梁产生裂缝;在较大压力负荷的持续冲击下,道路桥梁表面会出现车辙与裂缝,受雨雪天气的影响,水分会通过裂缝深入桥梁结构中,使铰缝出现碱化现象;外力的压强较大时,例如意外撞击现象,会导致桥梁结构出现细微变化,桥梁内部构件与力学稳定性难以保障,错台现象由此出现。导致铰缝病害的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

部分设计人员欠缺工作经验,因此在铰缝断面尺寸的取值中难以保障精准性,铰缝难以结合,伴随工程的使用,铰缝病害由此产生。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密实度难以科学调整,这也就使得铰缝强度不够,道路桥梁使用中极易出现病害破坏。
        2探究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做好裂缝修补的处理技术
        对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施工处理则是采用裂缝修补技术。针对裂缝的形成原因,如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以及钢筋锈蚀等因素进行处理。如在检查中发现桥面或路面铺装层的裂缝超过0.2cm,则应当先清理裂缝,并采用丙酮、酒精以及二甲苯等开展干燥处理,然后适当的涂刷环氧树脂浆液,间隔3-5min后进行第二次涂刷,将其总厚度应当控制在1m以内。并且也可采用化学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避免裂缝范围扩大。在实际操作中即可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表面修补法,其具有处理技术简单的特点,适用于裂缝尚未影响到道路桥梁整体承载力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先要确定裂缝的具体位置,再选用适当的水泥浆、沥青、油漆等材料涂刷到裂缝表面,并采用玻璃纤维布进行覆盖,以此控制裂缝向不利方向发展。其二则是采用填充封堵法,施工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水泥浆或者树脂等材料填充到裂缝中,以发挥加固作用。
        2.2钢筋锈蚀施工处理技术
        钢筋作为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出现锈蚀会影响着钢筋性能的发挥,不利于道路桥梁使用年限的延长。对待钢筋锈蚀现象主要以防控工作为主,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施工方需要强化钢筋质量管理,以保障钢筋自身性能。同时工程验收部门需要对桥梁质量进行高水平检测,以保障钢筋施工处理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减少钢筋锈蚀现象的出现。钢筋锈蚀一旦出现,需要立即进行施工处理。钢筋锈蚀会导致道路桥梁中的钢筋位置出现混凝土剥落等现象,在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进行清理,在全部清理结束后重新对混凝土缺口进行填补,以保障钢筋锈蚀部位质量。同时在对钢筋锈蚀部位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在钢筋外围重新安装性能较高的钢筋以提升钢筋结构性能,以此实现对钢筋锈蚀的施工加固处理。
        2.3桥头路基加固技术
        如果道路桥梁出现了桥头路基沉降问题,往往会使用相应加固技术来提升其承载力,从而对病害实施处理。比如,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改变工程整体结构体系的方法,优化工程应力状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从而达到加固桥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增加钢筋配比量的方式,使工程稳定性得到增强。如果路基沉降出现在施工阶段,则可以根据不同沉降程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比如采用灌注、压实、置换等方式来强化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4铰缝施工处理技术
        铰缝是连接两块板梁的基础,属于桥梁工程中预制板梁间的后浇砼。铰缝病害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灌缝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但此工作的开展在桥面铺装前进行,在后期的病害处理中存在复杂性。锚喷施工技术作为铰缝施工的主要技术,可通过对锚喷技术的控制,减少后续病害的出现。对锚喷技术进行控制,能够强化铰缝灌缝质量,提升施工整体质量。受技术应用的影响,锚喷技术成本较高,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应用具有限制性。锚喷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价值,为减少道路桥梁病害的出现,施工方可适当采用锚喷技术。
        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属于威胁道路桥梁使用安全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导致道路桥梁病害出现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桥梁病害所使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差异。为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应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强化,以病害处理技术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翟晓卉.基于BIM+GIS的道路桥梁运维管理平台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21(02):85-88.
        [2]陈新梅.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易发病害与处理技术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01):79-8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