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蜜 黎云霞 杜娟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44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病人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12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对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方案过程中,研究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患者满意度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 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将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精细化管理;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起病快、进展快、恢复慢的特点。与其他科室相比,神经内科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感觉、认知和躯体症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躯体和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甚至危及危重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降低神经内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神经内科主要是针对脑血管病、偏头痛、脑炎、坐骨神经病变、癫痫、痴呆、三叉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和重症肌无力等与神经治疗相关的二级学科,但不属于内科范畴。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优缺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41岁,80岁,平均(61.7±10.4岁);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82岁,平均(62.3±10.7岁),其中脑梗死28例,脑出血32例,偏头痛24例,眩晕综合征18例。结果表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纳入精细化护理路径。主要涉及:护理人员管理、护理工作、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精细化等。一是优化不同护理岗位的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模式。在分级负责制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职能。护士长一般采用立体操作对护理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责任组长一般对病人的身心护理进行科学评价,同时监督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实施护理的具体操作,在观察期间强调对病人病情的关注。助理护士开始生活护理。科学设置班次,确保实际护理质量。二是在护理工作中,有效调整血压监测时间,防止对其他患者的不良影响。优化科学流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确保患者树立良好的人生观,预防感染在护理期间,保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缩短实际康复时间。监督主要通过责任组长进行。三是在风险管理环节,在风险教育的基础上,确保护工更好地了解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下床、烫伤、自杀、压疮、跌倒等。借助讨论路径,加强护理工作者对护理风险的及时识别,并具有良好的评价水平,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四是在绩效管理方面,护士长需要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量评价和相应的综合素质评价。每周总结工作情况,及时评价教育覆盖率、书写质量、差错率、护理路径实施等指标。每两周,借助护患沟通技巧、专业技能、分析水平对思想政治素质等相关环节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这种评价的主要应用是百分比制。优:得分>90分,良:80-89分,及格:60-79分,不及格:<60分。为最大限度地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部分得分高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奖励,对不及格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分非常满意(≥8分)、基本满意(≥5分)和不满意(<5分)三个阶段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评价。总满意率=(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病例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组以(%)表示,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期间意外及并发症的比较
研究组意外及并发症发生各1例,发生率均为1.6%,对照组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期间意外及并发症的比较(n,%)
.png)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为96.7%,对照组为83.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png)
2.3两组护理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在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治疗效果比较
.png)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常规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的资源和成本,按照现代管理的要求,实行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并将具体明确的管理职责和落实到位,对患者治疗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护理管理也在深入和发展。神经内科实施精细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种针对护理人员和病人的管理措施,体现了综合管理;通过分析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体现了管理的深化;通过加大护士之间的合作对患者,端正护士的服务态度,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在对病人的护理中,均以病人为中心,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结合病人进行沟通,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积极纠正,使病人满意度提高到96.7%,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另一方面,缓解护患关系紧张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蓉.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0):78-80.
[2]姚春娟.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5):96-97+100.
[3]王莉.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