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迎涛
国网黑龙江海伦市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海伦 152300
【摘要】:配电自动化是电力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当前电力系统的改革来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带来了配电运行的高质高效。配电自动化是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了配电在线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信息的收集整合,并带来了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风险识别的创新成果。配电自动化建设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也成为供电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激增,电网结构也更为复杂,配电管理压力增大,而配电的自动化建设是缓解配电压力的创新技术。多数电力企业将配电自动化建设作为电力系统改革的重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配电自动化也确实带来供电可靠性的提升,但也因为技术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影响了配电自动化实效的发挥,因此进行电力智能时代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优化策略的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通过结合我国电网供电现状分析我国在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中存在得不足之处。
【关键词】:改善措施;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
1、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目前为止较为先进的电力管理系统就是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这种技术在自动化层面要求水平很高,能够对我国的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进而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同时在电路运行过程中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检测出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并自动上报,提高了电力技术的管理工作。
在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两种技术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对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处理,有效的降低人力支配,同时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的现状。
2.1 在智能化以及实用性的程度较低
由于我国的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两方面的技术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发展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同时我国能够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区域很少,经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我国现在能够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区域只占3/20,覆盖率很不理想。由于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较少,使得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不成熟,缺乏相应的科学支持以及技术指导,导致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方面的智能化和实用性较低。
2.2 在配电、输电以及变电三个方面的融合程度不够
由于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再加上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配电、输电和变电三个方面的融合性作为发展重点,导致三者在融合性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在设备的建设程度以及利用率方面都比较低。除了企业的重视度不够之外,国家对电网配电等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在技术和研究资金方面十分缺乏,导致我国的整体电力系统基础设备建设水平落后,配电网络也不完善,使得输电系统和变电系统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存在严重的问题,成为限制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配电管理水平以及相关技术不足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使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研究,在技术方面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实践案例,同外国相比较,我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技术方面需要向外国借鉴,在设备方面需要向外国采购,连同配电管理理念都需要从外国引进,在自主研发方面严重不足,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电管理和相关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没有合适的管理标准,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以及创新精神,导致我国电力系统整体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低下,配电管理方面不成熟。
3、关于解决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问题的措施
3.1 培养核心技术人员
进行和性技术人员的培养是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需要在自主研发程度以及创新程度方面不断进步,达到我国电力现代化的目的。电力企业需要改正以前错误的观念,不能够一味的从外国引进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需要注重培养核心技术人员,成立属于企业自己内部的技术团队。首先需要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在企业内部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要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同时在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技术,并不断创新,结合企业自身内部以及国家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技术,做出更适合我国电力发展的技术,从而保证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3.2 完善员工职责分配管理
由于电力企业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企业,各个岗位对人员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工作任务和责任划分十分重要。第一步就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的员工责任制度,合理分配员工,保证在每条分支线路都有专人进行负责,严格监督员工的工作状况,禁止出现线路无人管理的现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每条线路上都有几个管理单位同时开展维护工作,需要严格划分每个单位维护的区域,避免出现分线路无人维护监管的现象。不断提升员工的职责意识,增强员工工作水平,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3.3 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实用性
由于同外国相比,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以及配电管理技术在实用性方面较低,再加上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导致电力配电水平在各个地方的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区域对电力配电需求存在着不同,因此再配电方面就需要相应的配电管理员对各地实施对应的配电技术以及管理方案,保证电力设备整体的安全性以及供电的稳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动化设备的研究,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资金投入,不断研发出在实用性以及实用性较强的电力设备,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同时配电管理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以及及时更新,始终保持电力配电现代化水平,通过对设备的广泛运用,不断提高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3.4 加强配电系统信息的管理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信息管理,将整个过程中的信息及时收集、上报存储并不断更新,能够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实时状态进行数据跟踪。加强对配电系统信息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信息,同时能够提高信息的精度以及实时性。由于目前我国在信息传输的时效性较高的计算机系统时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可以在配电系统中引入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可以在数据采集时积极结合各个点位的实时数据,将各点的运行参数、状况以及数值及时收集,能够保证清晰的反映系统是否变化,提高整体数据的精度。
3.5 将配电功能进行分层式布置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对配电方式也作出了一定的要求,传统的配电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因此对配电功能的方式进行改进来提高配电效率。将配电功能进行分层式布置是目前为止提出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配电方式运用了两种技术来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管理,通过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能够较大程度的保证配电效率以及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配电网发展水平,但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自动化水平在实践上存在的缺陷,探究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优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而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志新.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153-154.
【2】张小红.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探讨[J]电气时代.2019(3),55-58。
【3】夏金莲.如何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5),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