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涛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700
摘要:配电线路就相当于人体的血管,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电力输送以及电力分配的任务,配电线路的畅通,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伴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建设日益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满足人们日常用电需求的同时,其线路运行维护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由于配电线路大部分都是在露天环境中架设的,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如果不重视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就很容易引发线路故障,甚至带来用电安全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必须要组织好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从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专项管理等的角度入手,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提升运行维护质量和效率,实现稳定的电力输送。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1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现状
1.1配电线路网络复杂,分布分散
城市经济与建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配电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用电需求,配电线路的分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配电线路网络的复杂化以及分布分散给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带来的极大的难度,如各维护检修点之间的较长地理距离给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不同的困难,一是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无法迅速排除故障点的准确位置,二是日常的维护检修所需要的时长不断增加。
1.2配电线路设备故障多发
配电线路的故障发生原因与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复杂以及设备点多面广的特点之间联系紧密。过负荷、相间短路故障以及单相接地互相及缺相等时较为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其中,短路故障一旦发生将会对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干扰,还可能继发其他故障。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架空线路单相绝缘击穿以及配电线路电缆单相绝缘击穿等。这种接地故障发生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隔离处理或是故障消除处理,避免产生更大的运行风险。过负荷故障发生的原因是实际线路运行的电流超过了配电线路能够承受的电流阈值,造成了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严重超载的情况,进而导致设备损坏。同时,配电线路缺相运行时也会严重影响用户侧设备。
1.3配电线路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
目前,配电智能化趋势已被广泛提出,配电网智能化实现以后,对于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工作量、准确性将会有大幅的提高,但目前,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广泛,导致配电线路运维与检修人员工作量大增,极大地妨碍了配电线路运维水平的提高。
2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优化措施探讨
2.1健全和完善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要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切实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基础就在于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首先要求相关电力企业要建立层级化的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运维检修部,负责各省地市运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次是要求相关电力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配电线路布局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的状况,健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巡检制度、运行维护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的配套制度,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最后是要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和轮班制度,对参与线路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检修和维护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一旦发生线路故障要进行追责,确保各项线路运行维护举措的有效落实。
2.2加强故障调查处理力度
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故障是客观存在的,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规避和解决,为保证最大限度上提升运行维护效果,就必须加强配电线路故障检查和处理工作,及时分析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就,尽快恢复正常供电。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及时报告,然后立刻组织相关检修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对故障及时进行调查排除,掌握故障发生的根源、位置及类型,然后再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着手落实。故障排查处理之后,及时进行通电检查,查看能否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完成之后,及时编写工作报告,入档管理,以便后期运行维护参考,逐步丰富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经验和数据。传统配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由于无法实时判断线路故障性质而进行的盲目重合会对系统及断路器等电气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2.3注重信息采集与设置
为了确保每一个配电线路都能够正常跟踪运行,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再进行配电线路运行和维护任务时及时采集配电线路的信息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此外,电力企业也需要对配电线路进行监控管理,逐渐增加管理力度,确保相关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当将自动预警系统应用在配电线路管理之中后,可以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人为破坏配电线路的现象出现。并且,这种自动预警系统也能够实现天气预警,工作人员根据预警情况可以及时采取预防工作,减少配电线路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的损害。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提升配电线路检修工作效率,实现配网自动化,还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变压器的维护工作,及时检测及时发现配电线路的隐患,并通过无线通信的辅助完成故障隔离以及配网终端设备故障的定位工作,进一步提升配电线路稳定性。
2.4增强线路检修管理
为了确保配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的有效性,电力企业应该重视线路检修管理工作,保障工作质量。在具体的配电线路维护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提前办理好工作事宜并做好防护工作,减少配电线路维修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确保施工安全性,让维修质量符合国家检修标准。因此,配电线路的检修人员要遵守检修规范和流程,严肃对待不合格的检修效率,只有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验收人员才能够在验收单上签字。与此同时,配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控制用户用电情况,避免因为用电过度而引起电力设备故障。
2.5提升配电线路运维智能化水平
配电线路智能化技术,目前主流的包括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线路故障智能诊断、负荷智能分配、雷电监测、电缆故障智能查找等一系列技术,以线路故障智能诊断为例,配电线路网络如此复杂,分布又十分广泛,传统的线路故障寻找方式是逐个排查故障开关,但有智能化诊断技术后,就可以由诊断系统直接获取故障线路,极大地加快线路故障处理效率。
2.6提升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针对配电线路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就要求相关电力部门定期组织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强化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线路检修维护技术人才队伍,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此外,相关电力部门还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要进行必要的资源倾斜,增加线路运行维护检修人员的比例,并适当提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其次,要求强化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工作人员与所负责区域内所有用电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向居民普及有关的用电安全知识和常识,共同维护配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结论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多数处在外界环境中,所以经常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且都是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防止外力的影响是配电线路工作运行以及维护的一项重点内容。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探讨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结果表明,配电线路的特殊性,决定了配电线路在运行容易发生故障和问题。为降低故障及问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必须加强运行维护,从全面落实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加强故障调查处理力度、加强高精尖技术的应用、加强事故预防保证安全等方面同时入手,可大幅度提升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值得电力单位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邹安杰,周欣.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000(015):181.
[2]徐正,赵军章,赵悦.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19):720.
[3]黄军.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措施[J].通讯世界,2018,334(03):163-164.
[4]王海.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运维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8,596(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