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6期   作者:余露
[导读] 本篇文章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余露
        身份证号码:53212819810907****
        摘要:电气安装对于建筑总体而言十分重要,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均需要涉及电气的安装,施工单位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严格规定施工规范执行施工措施,提升各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提供良好的安装工作环境确保电气安装的顺利、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引言
        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增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升,在城市建筑发展中,建筑电气安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保障。建筑电气项目安装中。在施工中,不仅要选择正确的方案,更要加强管理,确保电气安装任务安全完成。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概述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安装施工涉及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安全工程具有技术要求高、施工工序复杂的特点。在建筑电气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对施工技术人员也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增加实践操作经验。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人员要重视各类规范的学习,熟知各项施工标准,在项目作业过程中,提高作业的规范性,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工程管理人员除了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外,还要加强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专业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既定目标。
2存在的问题
        2.1用电负荷标准不明确
        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强电施工部分,由于用电负荷标准不明确,导致施工阶段常常出现项目整体执行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对于强电供电系统的设计,也存在不严谨的部分。依据用电负荷标准,开展建筑电气设计,关系到后续施工进行是否顺利。但由于当前的用电负荷标准中,存在地方差异、工程差异,导致所设计的强电施工方案,不符合实际用电标准。过度考虑理论安全以及用电负荷标准,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强电施工环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会因此增多。用电负荷标准不明确,归根结底会影响强电施工阶段的安全性,由于用电负荷标准不明确,也会引发后续施工中,产生质量管理争议。
        2.2?管线铺设方面的问题
        现场的施工人员不熟悉施工的操作流程,在施工时只能做做表面工作,敷衍了事,导致施工质量方面不合格,经常出现问题。如施工人员对金属管口周边的毛刺视而不见,直接焊接会导致连接不牢固,焊接质量不合标准;电线管选材错误,没有达到标准,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电线管埋得太浅,部分管线露在外面,给穿线造成一定难度;钢管的管径或大或小,在接地时很难严密连接;管线在穿进管道时没有考虑沉降线的问题或者在有沉降线的地方忘记放置路箱,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2.3?防雷接地方面的问题
        雷击会对建筑以及建筑里面的电气工程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防雷是电气工程施工必须顾及的问题。关于防雷接地当面的问题主要如下:避雷带所在的位置不对,材料的质量不够标准;避雷带的宽度大于下引线的宽度,且避雷带与下引线连接处的焊接质量不合格,露天的建筑金属部分未做防雷措施;防雷设备的末端埋得太浅或者出现被腐蚀的情况;防雷设备连接地面的阻尼太大,不在规定的合格范围内。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3.1明确用电负荷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部分需要明确用电负荷标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强电部分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强电施工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

结合工程现场施工环境调查,对强电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明确标注。对于用电负荷标准的确定。首先,要达到监管部门的规定标准;其次,在施工中还要考虑可能会遇到的突发情况。设计一套预备施工方案,当强电施工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启动预备方案,保障强电施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完成。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要执行统一的强电施工标准,面向基层施工人员布置任务时,确定质量监管职责。随着施工任务开展所表现出的质量问题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在下一阶段工程建设中进行强化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2安装和调试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
        首先,电气施工人员应对管线盒和配电箱进行基础的样板设置,应做到线路连接紧凑、布局整齐有序,当多股线缠绕时,应全面展开,从而降低管线连接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的概率。另外,在进行接地线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建设的技术标准留有足够的接地断管线,做好栏杆防、屋面金属零部件以及外墙金属门窗的防雷管理,为了不遗漏施工的各个建设环节,还应对电气设备的外壳进行接地处理,提升施工建设效果。
        3.3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及控制
        (1)安装位置的选取。第一,要求安装环境干燥,避免环境潮湿导致线路短路问题的产生;第二,装置安装高度设置,通常情况下选择距离地面1.5m~2.0m处作为安装位置,并在外侧添加保护箱,避免非工作人员直接触碰;第三,考虑到集中管理,对保护器的安装采取统一管理,通常情况下安装在一楼设备管理处。(2)导向交叉控制。定期检查保护器作业导向,根据个性参数数据变化情况,判断导向是否发生异常。如果发生异常,开启导向控制,通过调整运行程序,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3)漏电保护器按其保护时间的分类。第一类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其没人为的延时,适用于单级保护或分级保护的末端保护,当直接接触保护时其漏电电流动作电流小于30mA时选用快速型漏电保护器。第二类延时漏电保护器,其加上人为的延时部件,适用于间接接触的分级保护的首级保护,其漏电电流大于30mA,第三类反延时型漏电保护器,其特点是漏电电流越大,分断时间越短,漏电电流越小,分断时间越长,适用于直接接触保护。从建筑电气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电气系统故障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为了能够确保用电安全,在使用电气设备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减少电气的触头数、极数、线路连接点,并选用合适类型的漏电保护器至关重要。
        3.4引线安全检测技术要点
        首先要严格检查材料的规格、型号、设计参数、适用范围等内容。其次,还需对建筑设计要求进行核验,确保工程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工程材料时,除了常规检测外,还要确保所选材料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确定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标准,以便据此选择适合的工程材料。引线的安装应满足线路敷设的平整度要求,并保证焊缝符合规定的饱满度。
        3.5母线安装的技术要点
        进行母线安装前,工程技术人员需检查作业环境条件,确定环境达到干燥、通风的条件后再放置母线,安装时应避免母线受潮,影响施工质量。确定设备的绝缘检查达到质量要求再接插母线,提高设备安装的安全性。安装工作完成后,由于设备的连接可能局部会受外部应力的影响,所以在连接处应做好有效的密封处理,提升设备的整体安全性能。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属于重要的一部分,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优化整体施工效果,有效控制工程施工细节,保障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庆.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居舍,2018(12):130.
[2]韦红兵.城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智能城市,2018,3(09):132.
[3]方艳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门窗,2018(07):87-88.
[4]邓云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通讯世界,2018(05):240-241.
[5]薛丛蕾.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居业,2018(11):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