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及趋势初步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6期   作者:陈敏
[导读] 风景园林内涵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包含文化、美学、哲学等有关领城。

        陈敏
        山东农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要:风景园林内涵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包含文化、美学、哲学等有关领城。作为能够为城市建设增添美感与绿色的重要部分,日渐受到关注。在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好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和建设,一方面能够让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美与和谐,极大地彰显城市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净化空气,提升城市整体美观以及对外形象。在实际建设中,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往往受到气候生态、周围环境、地理环境等多重要素影响而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从业者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不断尝试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品位。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风景园林主要指的是对特定的区域采用艺术手段及工程技术来进行花草树木的种植、地形的改造、园路布置、建筑构造等创作,而打造出来的优美游憩境域与自然环境。风景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美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同时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小憩的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风景园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充分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和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价值。
1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
        风景园林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其中自然要素主要指大自然风光,例如山脉、丘陵、沙漠、湖泊等;人工要素主要指景观小品、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风景园林的组成要素详细地予以了解。在当今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而忽略了人的需求,故风景园林设计应结合自然,考虑人在园林中的行为特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使之与环境、人们居住生活相协调,体现风景园林的价值。
2风景园林设计发展现状
        2.1缺少中国特色和新意
        从风景园林的设计发展现状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城市化风景园林进程不断深入,需要以地域特征、特色为基本依据,将生态、自然、人文等特性融入设计之中,与功能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风景园林设计也应该有文化内涵、新意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风景园林设计应该扩展设计思路,打造更具中国特色风景园林作品以及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以及百姓的审美需要。而且还应体现出天、地、人和三者之间相互统一和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秉承体现出不同地区的风景园林特征、特色和文化内涵。
        2.2景观设计缺乏长远规划
        今时今日,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必须合理有效,才能够对城市的长久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从近些年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来看,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设计人员难以发挥理想的设计效果。设计人员并没有重视改造生活环境的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从景观设计对城市建设与环境改造的角度出发,通常是将设计的重点放在设计形式与实用性上,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根据生态美学设计理论,注重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改善城市景观。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通过生态园林可以保持身心愉悦、减轻压力。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融合人文、自然、地域等文化特征,确保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生态性。景观设计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护好原始植物,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让各种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有机生长,保证多种植物和谐共处。生态景观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运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从最初的景观设计到最后的景观建设,都能避免对原有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影响,减少能耗,保障自然的和谐。但是在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常出现以各种人为要素代替原有自然环境的现象,从而造成整个城市景观设计的不稳定。应以生态理念指导和规划城市景观设计,通过生态景观设计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


4风景园林发展趋势
        4.1个性化设计与城市生态环境相融合
        针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将城市建设理念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保证人性化理念在现阶段的体现。要在设计前后收集城市市民意见,并加以分析整合,在设计上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合理布局,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以最终实现设计效果的个性化、风景园林建设体系化、地貌多样化、人文特色化、方案全面化、多层多元化、经济生态效益化,确保个性化元素的设计方案与城市生态环境相融合。
        4.2尊重地域文化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同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城市在地理环境与文化底蕴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相关的设计因素进行调整。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考察,并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凸显出来,尤其是在实际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地域文化与城市整体能够实现有机融合,创造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景观文明。
        4.3遵循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理念
        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建造中要充分重视其生态价值,加强生物多样性的重视,结合应用科学性和艺术性,兼顾生态和景观,加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做好植物之间的协调。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乡土植物的重视,尽量引入本土植物,保证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同时适当引入其他树种,科学配置,做好植物搭配,提升风景园林的美观性。在植物种植中,要把控好时节,尽量避免反季节种植,以免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和绿化效果。同时要注意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确保合理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提升风景园林生态关系,将植物绿化、美化、净化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4.4保证整体协调性
        每个城市不仅地理位置不同,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环境也不同,因而其发展方向也不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景观园林方面的规划既要融合新时代元素,还需要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凸显更高的价值。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城市的内容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整体性,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今时今日,可持续发展理念更为关注整体协调性,因此,为了保证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协调性。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则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城市的建设需求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城市环境空间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增强城市园林景观的独特性。
        4.5充分运用各类能量资源,提升园林设计功效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植物的造型设计与选择,还包含了建筑造型设计、灯光与水源形态设计等,因此要提升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作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开展创新性设计,用更为先进的设计理念指导工作,开展以植物设计为主、其他设计为辅的园林景观设计,保障各种园林景观资源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配置与利用,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能量资源,提升园林景观的美学体验与视觉享受。例如,可以在园林景观的水资源设计中,应用喷泉、灯光等营造出更为独特的喷泉景观。
结束语
        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但发挥着绿化和美化的功能,也满足着广大群众亲近自然、休憩和娱乐的需求。做好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是实现人、城市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应从广大群众的需求出发,结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加以改进,使之在城市转型与发展中发挥长远的积极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杰,王庆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重要性探析[J].居业,2019(12):54-55.
[2]李岩.基于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剖析[J].现代园艺,2019,42(23):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