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光楠
23020219870617****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飞跃式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得到改变,园林绿化建设在城市、乡村开始发展,以绿为主大力种树、种草坪,环境得到非常大的改变。初期的草坪非常漂亮,但随着管养成本增加及其要耗费大量的水,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无法种出靓丽的草坪。90年代人们开始用草花、草本植物代替草坪,进行绿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节约型绿化提出后,广大园艺工作者,始研究草坪的替代者——地被植物,其绚丽多彩的颜色,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绿化用材。因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使用地被植物有利于优化空气湿度与调节地区间气候等特点,其使用情况也变成了地区间评估生态环境与绿化水平的核心标准之一。因此,充分提高地被植物的成活概率并对其应用策略开展深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风景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应用;对策
引言
通过研究地被植物在当前城市园林绿地的应用,使当前的地被植物能够对城市绿化水平的提高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地被植物在当前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城市建设成本,实现城市经济的长久发展。通过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有效应用,使城市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1地被植物的相关概述
1.1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一般是指生长高度低于1m,且成片种植、枝叶密集,具较强扩展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可以迅速覆盖地面,易于粗放管理,同时地被植物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既包括了一、二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蕨、苔藓、落叶木本地被、常绿、宿根花卉和攀援藤本植物等。国内从广义上来讲,地被植物一般是指通过密植可以达到覆盖地表面的植物都能够当作地被应用,包含了草坪植物。而从狭义上来讲,地被植物涵盖了除草坪植物外满足上述定义的所有植物。
1.2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1)植物配置原则。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设计需要在尊重生态学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将美学原理作为植物配置的重要准则。因为不同种类植物生长习性不同,并且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出一定的形态差异。因此,植物造景中应全面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同时将此作为前提采取交错配置方法,科学搭配各种植物,以此使风景园林绿化景观能够在一年四季显现不同的景观。另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植物配置可以较好地达到人们贴近大自然的要求,即以科学的设计方法,充分展现植物造景的美态,并与人们心理需求相一致。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具有更强的观赏性与实用性,提升其艺术价值与生态效益。(2)目的性原则。在对地被植物开展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从植物品种到综合布局方式,都需要充分结合设计的目的以及主题,将设计意图准确表达出来,并且让观赏人员可以有所体会。
2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持续深入,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及景观建设重视力度,很多城市都加大了引入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构建中加以广泛应用,同时根据当地区域特点,合理选择地被植物,有效提高植物成活率,增强园林景观绿化效果,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促进了地被植物的栽培和应用。另外,在地被植物的专业生产及种类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阻碍和影响地被植物的应用推广,其中主要问题包括:相关设计人员缺乏了解当地实际环境情况,地被植物选择不合理,并未根据地质、地形合理搭配地被植物,使其无法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由于地被植物都有自身固有的生长习性及适宜的生长环境,一旦选择不合理,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增加园林维护成本。另外,通过穿插和合理搭配不同地被植物,能有效缓解园林生态环境,提升环境治理效果。
3风景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分析
3.1疏林、林缘地域应用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针对稀疏树丛及林缘地带等区域,需要选择和配置地被植物。此区域配置的地被植物要具备一定的隐蔽性,由于林下区域环境阴湿,需要选择耐阴地被植物,同时也要求其能适应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如可将矮竹配置在林缘处,并使草地和乔木之间能够自然交接,同时能够和道路或与草地相连,使各类植物之间形成自然过渡,充分体现植物景观的完整性。另外,在疏林区域可利用地被植物增强景观深度感,可应用的植物包括:马蹄金、鸢尾、紫花地丁、萱草、白花三叶草、葱兰等。
3.2地被植物与建筑的搭配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合理应用地被植物,根据园林建筑风格选择合适的地被植物种类,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观赏性。由于园林建筑较为僵硬,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应用地被植物,从而有效实现园林建筑风格的软化,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地建设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注意不同地质情况对地被植物种植可能产生的影响,选择相对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还应当注意植被颜色与建筑颜色之间的联系与呼应,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的观赏效果。
3.3地被植物与水体的搭配
在水边配置地被植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水的曲线、流动感及生态环境,尽可能选择耐水湿、耐荫的地被植物,既能够增加水景趣味性,还可以丰富水边的色彩。不论是土岸还是石岸,都接近水,可以为其选择具有较高耐水性的地被植物,如鸢尾等,与水体、常绿的乔灌木形成鲜明对比,实现景色优雅宜人的效果。冬季可选择一些花色较为艳丽,耐寒的地被植物,丰富其色彩。
3.4合理选择配置植物
首先需要因地制宜,即需要根据景观绿植所在地区,与园林绿化最基本的要求,在选择景观植物时,应坚守科学性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展现植物造景的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在选用植物时,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例如针对碱性土壤不可以选用适合酸性土地种植的植物,并且需要考虑所选择的植物与其他植物是否相适应。如果没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会降低植物成活率,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还需注意的是,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阶段,必须重视生态保护,并需要坚守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原则。在选择植物品种时,需要具有层次感,不可以成片地种植同一品种,从而使园林景观存在较强封闭性,获得回归自然美的视觉感受。植物造景施工环节中,应加入形式美学原理,整合不同类型的植物,清楚园林绿化设计的需求,充分利用好植物在四季中的色彩变化,营造良好的景观氛围植物自身具有一定季相性,因此,各个季节所展现的美感有所不同,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不同植物的季相性,必须针对各类型的植物在不同季节开花的特性,从时间顺序上设计景观绿植,充分展现不同景观设计在各时间段所具有的效果。
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加强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景观绿化效果,同时加强地被植物的引入,使景观更丰富多样,通过应用不同地被植物,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层次感。另外,不断丰富园林设计表现形式,加强利用地被资源,从而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芳霞.耐荫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9(13):125.
[2]杜维维.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15):146.
[3]李莉.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217.
[4]门倩.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10):129.
[5]徐朝明..关于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8(32):6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