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设计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8期   作者:林灏
[导读] 现如今,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高层住宅的增多更是解决了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
        林灏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0095 广东省广州市
        摘要:现如今,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高层住宅的增多更是解决了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设计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既关乎着高层建筑设计的品质也与日后人们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本篇文章从增强高层建筑设计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探索其安全疏散设计思路,从理论层面为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提供一些依据,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层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从而保障高层建筑设计在今后保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安全疏散设计;安全性
        引言: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日益革新,带动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动力。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促使高层建筑设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安全疏散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带动高层建筑设计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十分关键。与此同时,安全疏散设计关乎着火灾等危险事故发生时建筑内人员的逃生问题,保证设计充分满足高层建筑逃生需求至关重要。
一、认知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高层建筑是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十分常见的建筑设计,尤其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楼层多、高度高,其竖直化的疏散通道距离一般比较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至地面的时间也比较长。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中的活动人口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功能性复杂、规模较大的高层建筑人口更是繁多,这对于安全疏散设计来说是挑战也是任务,此种状况下如果安全疏散通道太狭窄,在逃生时就会出现拥挤等问题,那么直接影响的就是建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完整。所以说,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要注意疏散通道宽距的把握,且安全疏散标志明显,确保安全疏散系统搭建完善且细致,才能保障建筑内发生危险时楼内人员有充足的机会逃生[1]。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关乎着建筑内人的安全,也影响着建筑周围居民的安全,为保障社会发展的稳定,确保高层建筑安全和稳定十分重要。
二、高层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设计的一系列注意问题探析
    (一)安全出口与楼梯
    安全出口和楼梯的设计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的重点,这二者在设计时需要关注的是建筑内流动人口的数量、该部分设计宽度和数量等内容,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安全出口数量足够满足建筑需求,保证在发生危险时不会出现拥挤和踩踏问题。尤其是一些人口密集的写字楼区域,其安全出口设计数量要在两个以上,且安全出口的方向不同,同时楼梯与出口宽度至关重要,过窄是导致拥挤与踩踏的主要原因之一,宽度的确定依据是建筑内部使用人口数量,以及安全出口人口流动量。针对高层建筑常见事故火灾的发生,安全出口与楼梯的设计同时需要注意烟气排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安全出口和楼梯处开设窗户,用以实现空气流通,保证逃生顺利。
    (二)高层建筑避难所
    高层建筑避难所主要是指高层逃生避难层,尤其是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必须严格建设相应避难层,用来保障建筑内部人口顺利逃生自保。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设计会在10层的位置设置第一个避难场所,随着楼层的升高会以此为规律增设避难场所,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有三种类型:全敞开式避难层、半封闭式避难层、全封闭式避难层。其中,全敞开式避难层的设计没有围护结构,通常是全部敞开的大空间,常见位置在建筑的顶层;半封闭式避难层会在空间周围设计大约1.2m高左右的防护墙,并且顶端会设置能够开启的窗户,目的在于保持自然通风;全封闭式避难层设计重点在于使用非常耐火灼烧的防火墙,而且独立的照明设备、空调、排烟系统等都必不可少[2]。


    (三)应急照明设施与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指示标志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的必要内容,是建筑发生危险时内部人员逃生的关键。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指示标志的安放要注意合理性,高层建筑设计结构复杂,应急照明设施必须要放在必要位置,尤其是与楼梯和安全出口连接的地方,安全指示标志的安放更是要无死角,建筑内部但凡人口活动密集的地方都要有安全指示标志,人流量少的位置也不能忽视,要知道安全指示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逃生机会。安全知识标志的方向指示按照就近原则设置,双向疏散时的灯光疏散标志设置要注意保持在20m以下,袋形走道保持在10m之下,同时要注意安全疏散标志最好使用夜光材质,以避免断电时影响逃生,给建筑的人最大化提供逃生机会。
三、试析高层建筑设计的安全疏散设计思路
    (一)科学规划疏散路线
对于高层建筑设计来说,其安全疏散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疏散路线规划。科学规划疏散路线有三方面主要注意事项:
1.路线疏散设计。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结构复杂、功能繁琐,并且其中存在多处内部走廊和通道,如果疏散路线设计不够明朗,那么在发生危险时就会影响逃生时间,所以说路线设计务必要简单明了、标志醒目;
2.合理疏散原则。一般发生危险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走平常路线,因此疏散路线设计要注意与平常路线贴近,以便于提高大家的逃生效率;
3.排除危险。设计疏散路线时排除相关疏散与逃生危险十分重要,规避任何可能影响逃生的危险,可最大化提高安全疏散效率[3]。
    (二)合理设计安全出入口
安全出入口的合理化设计有三点内容:
1.确定出入口的人口流动量,在设计阶段应当通过模拟或者演示预估建筑内安全出入口可能达到的流动人口数量,以便于据此设计合理的空间大小,即使后期流动人口数达不到这一高度,但也不会影响安全疏散效率;
2.设定科学的宽度,这一点是安全疏散设计的关键,包括安全出入口、楼梯、走廊、避难层等一切与安全疏散相关的内容,保障空间宽度最大化满足安全疏散要求十分关键;
3.确保安全出入口时刻畅通无阻,这一点不仅是安全疏散设计的重点,也会是后期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消防安全检查的重点,安全出入口位置决不能存在障碍。
    (三)避难层
    避难层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必不可少,设计人员需要注意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楼层数量、用途、功能性划分等科学设计避难空间,全敞开式避难层、半封闭式避难层、全封闭式避难层的选择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择定,超过25层的建筑应当在中间位置预留专项避难层,以便于保障有效逃生[4]。
    (四)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也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的重点,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发出警报,能够最大化保障人员逃生。报警系统设计要注意灵敏性,以及确定报警系统的覆盖范围,报警装置的安装要明确位置,警报声的覆盖必须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内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听到警报并作出逃生规划。建筑使用期间,展开消防安全检查时也要注意检查报警系统,任何一点小的问题都不能忽视,必须及时调整。
结语:总而言之,安全疏散设计可以说是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迎合一系列注意问题,确保提前解决一些已知性问题,更能保障安全疏散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科学规划疏散路线、合理设计安全出入口、严谨规划避难层和报警系统等,是保障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良好的相关性内容。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良好性,代表着高层建筑设计的良好,也标志着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是保障建筑用户安全的关键。高层建筑设计品质的提升,可以反向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搭建带来动力。
参考文献:
[1]阚周伟.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设计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12:39.
[2]闫超.高层建筑火突人员安全疏散仿真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
[3]曹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低碳世界,2018,08:165-166.
[4]刘宁.高层建筑设计中有关安全设计问题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42: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