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期   作者:黄秋生
[导读] 新时代以来,我国提出全面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人才,
        黄秋生
福建莆田文献中学  
摘要:新时代以来,我国提出全面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人才,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起来,改革创新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逆向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将数学教学真正落实到底,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进,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言传身教。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现在国家对于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就要有更深刻了解,在实践和学习情况的了解中,现在学校初中教师对逆向思维能力培养还未落实到位。不断完善初中数学题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反应,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否清晰,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够解决问题。本文就初中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如何开展进行探讨。
1.逆向思维能力的内涵
  初中学习的数学内容更加深奥,也更加抽象,现在培养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逆向思维就是就反向思考数学题,与顺向思维相反,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属于我国如今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2.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数学的产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数学逆向思维不仅仅是局限于数学方面,而是与其他方面例如哲学,社会等领域都有联系。探究的是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意义,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将数学理论与数学实践结合起来,重视数学各种能力的培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数学的逆向思维可以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推动教育改革,培养更多新式的人才。
3.逆向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顺向思维能力的的影响
        教师对于数学题的教学没有准确的目标,或者是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内容上比较单一,不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对多种形式的教学不能够适应,没有对讨论教学,实验教学作出回应。传统中采用的顺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模式,教师学生很难改正,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就需要打破这一固定模式,解题思考时首先采用的就是顺向思维,有很大的局限性。数学更需要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域的差异,个人能力等问题,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开展过程十分困难。
3.2传统教学方式不当
        传统数学学科中,老师重视教材,讲的内容枯燥无味,也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严重与生活实际脱轨。将学生拘泥于课本练习中,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只想掌握更多的学习答题技巧,而不是深入研究本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开阔的眼界和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们都被应试教育变成了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实践缺失,重视理论的问题,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单一,讲课内容不够丰富多彩,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

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老师灌输知识,只会适得其反,很多内容不了解,没有认识,很快就会遗忘。
4.能够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途径
4.1首先是对数学概念进行逆向教学
        数学概念培训是基础知识,如果不能掌握或者是理解出现偏差,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数学也是如此。这是造成逆向思维能力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的基本知识不够牢靠,急于掌握新的内容,不放在眼里基本知识,必须要把基础打下来。初中最重要的逆向应该是勾股定理的逆向运用,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应用在三角形中,两边平方值和等于第三边,进行倒推就是斜边的平方减去直角边平方为另一边的平方。在课本中勾股定理的概念倒推也列出来很多相应的方法,例如费马大定理,学生们通过逆向思考数学概念,了解数学内容,让更多数学概念更清晰的记住。
4.2学习逆向公式
        初中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函数》,学习《函数》时,知识点太多,而且需要记住的公式套路特别多,学生会感觉枯燥,教师可以对这些知识点都进行讲解,不要直接让学生背诵,虽然这样很麻烦,但是这样仔细的讲解,学生会更加认真的听,学习兴趣提高。推导公式需要同时讲解,通过逆向推导让学生们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对于这样基本的内容做到完全掌握,强化基本知识应用理解。公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函数中的公式十分多,而而且比较复杂,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认真读题,看到公式变形要认识,不能变形一下就不认识了。
4.3开展相应训练
        在进行逆向思维能力培训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进度,不能一味追求快,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层次指定不同的标准,适时引入实例,对学生进行合理调整。对学生思维习惯培养是要在拿到一个题目后不能着急下笔,先圈出题干要求,如果一个题目带有特殊符号,尽量做出标记,避免遗漏。培养解题习惯,在计算完成后一定要检查每一步骤,避免马虎大意出现低级错误,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表扬批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
        学习《二次根式》时往往不能一次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没有思路就可以使用逆向公式,将给出的答案带入公式求解,这样也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们通过自己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可以深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动脑筋培养解题思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老师除了对课本知识看重,也要结合生活实践,注意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初中生逆向思维能力应该从上述的角度作起,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顺光.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02):85-86.
[2]李俊.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天津教育(下半月), 2020, 000(002):20-21.
[3]滕南松.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1):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