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科素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期   作者:熊江萍
[导读] 在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原来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
        熊江萍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  330800
        摘要:在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原来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地重视教师对知识经验的讲授,强调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从而忽视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以及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中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论述,然而面对现阶段中国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现状以及学科素养培养情况,如何构建有效路径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为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探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构建学科素养;路径
引言
        语言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即,学生要通过英语学习获取相应信息,并展开表达交流。然而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高中生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英语,却依然不能运用英语流利地展开口语表达,依然不能通过英语文本内容获取有效信息,依然不能理解英语音频中的内容,这说明学生根本就没有构建系统的英语知识体系。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语言知识,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在深入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英语水平。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能够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有效改善现阶段中国高中英语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其教学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工具,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能够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然而在长期的应试观念下,教师英语教学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仅仅将英语考试作为注重目的,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长期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在部分学生内部形成一种错误学习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整个英语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在当前立德树人教育培养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常常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高中英语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和作用,这些都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科素养的构建路径
        2.1引导学生自学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一个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基于此,就需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学习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学习,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基于PBL模式(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时间状语从句的时候,就可以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什么是时间状语从句?When在从句中可以表达哪些含义?While在时间状语从句中有哪些用法?While和when在时间状语从句中的用法有何区别?像这样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学习,对时间状语从句展开探讨,进而形成掌握。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渐摸索学习方法,如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课文中寻找例句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既让学生对英语知识形成了探究学习,也提高了自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2增加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所有教学安排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教师全然撒手不管,而是教师应充分设计安排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重视和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某一个知识点上靠近并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毎天上课之前轮一名学生上黑板写岀一句话,(可以是谚语、名人名言、或哲理警句等),让全班同学译意,诵背,摘抄,逐步使得大家有了优美句子的赏析和积累。比如,在教学Virtual tourism这一课时,我会先设计一个关于新西兰的知识抢答小游戏引入本课的背景文化,调动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寻找段落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获取文本的细节信息;通过Retell形式巩固课文所学;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海报介绍自己的家乡,并运用课文所学句型加以展示,锻炼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3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应用能力
        语言都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的本质属性使语言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课外学习活动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关注实践活动,通过现实生活或模拟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知识。因此,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重视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安排,为学生提供各种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思考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利用每个晚自习前5分钟,安排学生上讲台对屏幕K一首英文歌曲或朗诵一首英文诗,借此提升参与者的表现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排遣了学习压力。如在教学“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一课时,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一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语课外表演活动,着重介绍“如何与他人相处”,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更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以班级“英语角”为支点,开展英语辩论活动,以“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和交流”等为话题开展讨论活动,深化学生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各国日益频繁的交流合作,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日益受到中国教育界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如何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成为目前其发展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丽云.立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界,2021(08):10-11.
[2]尤妙莹.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初探[J].校园英语,2020(48):209-210.
[3]季阳阳.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研究[J].长江丛刊,2020(32):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