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微型探究教学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马驰骋
[导读] 高中数学相比于小学、初中数学而言,更加抽象化
         马驰骋         
         重庆市江津第八中学校
          摘要:高中数学相比于小学、初中数学而言,更加抽象化,并且更富有逻辑性,正因为如此,不少学生在过渡期间被数学打败,从而对数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此目前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数学微型研究教学,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利用灵活、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关键词:微型探究教学 高中数学 应用分析
          
         微型探究教学是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最大价值的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本文将从微型探究教学的概念进行讲解,并对该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1 微型探究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1.1 微型探究教学的概念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家长对此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学校为了提升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微型探究教学由此应运而生。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当然这个教学在一定基础上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讲授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1.2 微型探究教学的特征
         1.2.1 该模式下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其需求为导向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填鸭式教育,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因此在新课改后,要求教学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使其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课堂的主人翁角色进行学习,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自主探究。当然在新模式教育下,更倡导教师与学生做朋友,课堂上能有更多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让学习变为一件快乐的事。
         1.2.2 以实际操作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
         高中数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重如果只是单纯的记住公式、结果,可能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就会比较吃力,而且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微型探究教学更强调与实际操作,通过实操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明了的理解习题,掌握知识点,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并且增加了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2 数学微型探究教学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
         结合微型探究教学的特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实践操作,那么运用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制定与书本上对应的实际活动,从而最大化的将微型探究教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及动手能力。


         2.1 微型探究是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上制定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是在建立在初中、小学的基础上的,不仅是对过去知识的总结,更是知识的拓展及升华,因此在接受高中数学教育时,需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防止在这个阶段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数学的枯燥无味、毫无头绪的情况,我们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其重新燃起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积极的去学习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第一章《集合》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趣进行案例分析,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如一群朋友相约出去旅游,但每个人的意见又各不相同,有点想去三亚,有的想去北京,还有的想去西安,还有的人都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又各不相同,那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样在思考的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知识点慢慢的联系起来,这样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有思考的方向和逻辑了,并且这也比直接告诉他们概念和答案更有趣。
         2.2 借助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性工具,并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开展对应的活动
         不论多大的人心中都存在着游戏的乐趣,高中生也不例外,因此在教授课本上的知识点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在几何知识这一块,不少学生面对这一章都会产生苦恼,对此不妨换一个教学方式,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一些活动或者是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模拟,这样学生能够动手产于到问题中去,一边思考、一边观察,让缺乏空间想象的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几何的魅力,并且在动手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立体的视频来讲解,让学生产生更深厚的记忆。
         2.3 知识来源于生活,微型探究教学就应该在生活的基础上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涉及的范围广,难度大,且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因此在微型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的思维进行转变,不能再如之前学习那么死板,需要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这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记忆知识点,并且牢牢的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多方面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概率》这一章,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能会运用到概率的事情,譬如购买彩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又或者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这都是会运用到概率的相关问题,此时教师只需要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下来自己思考,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这一章的知识点,并且还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总结
         进入高中,不少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简单的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远远不够,久而久之,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对此产生的落差感一时间难以接受,对此不仅需要学生自己思维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在授课时灵活的进行教学,利用微型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传授知识与探究教学相结合,发挥出两者之前的优势,将劣势进行互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数学的抽象及复杂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前进,在此之前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当然在微型探究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两者不可或缺,教师发挥出引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大量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学生利用探究学习进行深入学习,搭建属于自己的数学体系,从而能够在面对问题时从多方面去思考解决。
         
          参考文献:
          [1]吴鹏.关于高中数学“微型课题”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考,2021(05):74-75.
          [2]黄展宏.高中数学微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求知导刊,2020(25):32-33.
          [3]夏诗伟.基于微型探究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