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玮
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语篇知识中的小句关系理论,通过对 “小句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在阅读理解中猜测词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句关系,猜测词义,阅读理解
引言
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常会考查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这类题型中的词义,泛指某个单词、词组,甚至句子的意义。这个单词有时是考纲外的生词,也可能是熟词生义,或在篇章中有特殊含义。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常查字典会影响阅读的连贯性,而考试时也无法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查单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研究课题。
在本文中,笔者从语篇中的“小句关系”这一视角来探讨如何猜测词义,试图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小句关系”分析法,去准确地把握句子间的关系,从而推断出正确的词义。
1. 小句关系理论
小句关系理论,由E.Winter为代表的学者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由他的学生Hoey将其进一步完善。Winter[ Winter E.O. A clause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texts: A study of some predictive lexical items in written discourse [J]. Instructional Science,1977,6 (1):1-92.]的小句关系理论对小句关系的定义为“A clause relation is the cognitive process whereby we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or group of sentences in the light of its adjoining sentence or group of sentences”。由此可知,小句关系是一个认知过程,读者可依靠这一认知过程,根据一个或多个小句对另一小句或句群进行释义。小句关系理论可从宏观上揭示语篇结构模式,还可从微观上分析各种语义单位间的意义关联。
学习小句关系理论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8-29.]在语篇知识内容要求中提到: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语篇成分(如句子、句群、段落)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和语篇中的隐性衔接和连贯手段。这正是“小句关系”主要研究的内容。
阅读理解中的词义猜测题,解题关键是联系上下文,因此掌握小句关系,分析句子间的语义逻辑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篇和准确猜测词义。
2. 小句关系分类
以Halliday 为代表人物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将小句关系从其相互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从相互关系角度,小句关系分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从逻辑-语义角度,可分为扩展关系和投射关系。其中,扩展关系包括详述(阐释、例证和澄清)、延伸关系(添加、变异)和增强(时间、空间、方式、起因-条件);投射关系包括报道、思想和事实。
国内学者程晓堂[ 程晓堂.论小句复合体中的小句关系[J].外语学刊,2005,(4):62-65.](2005)对小句复合体中的小句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改进Halliday模式的小句关系体系,建议将逻辑-语义关系再细分为语义关系和修辞关系。他将小句关系概括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类:(1)从语法关系角度,分为并列关系和主从关系;(2)从语义关系角度,分为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和目的关系等;(3)从修辞关系角度,分为阐释关系、例证关系、解释关系和转折关系等;(4)投射关系角度,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报道、思想和事实等,本文暂不详述。由于语义关系和修辞关系的种类是开放的,本文列举的主要是常见的小句关系种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小句关系中,一个句群里面,可能同时包含有四类关系中的几种,但是同一类别的小句关系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如以语法关系为例,同一个小句,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就不会是从属关系。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运用学者程晓堂对小句关系的分类体系,主要从前三种分类角度出发,在阅读理解中对小句关系进行分析。
3.“小句关系”分析法运用实践
在英语高考阅读理解中,考查学生猜测词义能力的出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一个单词猜测词义,另一种则是猜测一个小句的意思。无论是哪种形式,都离不开对小句关系的分析。笔者将以近五年的各省市的高考阅读理解真题和模拟题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小句关系”分析法对小句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对句意的理解能力,从而正确猜测词义。
3.1语法关系
根据程晓堂对小句关系的分类,小句关系从语法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并列关系和主从关系。
3.1.1并列关系
小句关系中的并列关系,经常由显性的并列连词来引导,如:and,or,not only …but also…等,因此可以通过引导词去猜测词义。
如:...... In recent centuries,trade, industrilization,…,all have caused many languages to disappear, and dominant languages such as English, Spanish and Chinese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over. (2018课标全国I,C篇)
Q: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lains "dominant"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2?
A. Complex. B. Advanced. C. Powerful. D. Modern.
分析:在本题中,大多数学生对划线词dominant的词义是相当陌生的,而dominant的动词形式dominate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是属于选择性掌握词汇,多数学生对该单词的形容词形式不认识,存在理解困难。在分析小句关系时,可以发现小句中and 前后是并列关系。贸易、工业化等因素造成许多语言消失和像英语、西班牙语和汉语这样的dominant language正在接管,两者是同时发生的。正所谓此消彼长,消失代表着弱小,那么可以推断出正在接管的语言肯定是强大的,由此猜测能用来解释“dominant”的最佳单词是powerful。
3.1.2主从关系
在高中英语篇章中,较为复杂的长难句中往往包含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等。在阅读理解中,生词如果在复合句中,则要分析句子结构,可以通过对主从关系的分析来猜测词义。如:
……These local citizens now have to balance their traditional self-supporting hunting lifestyle with the lifestyle offered by the modern French Republic, which brings with it not only necessary state welfare, but also alcoholism, betrayal and even suicide. (2016四川,C篇)
Q: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 to?
A. The modern French lifestyle. B. The self-supporting hunting.
C. The uncivilized world. D. The French Republic.
分析:在这个复合句中,通过语法分析,可以判断出小句关系为主从关系,前面为主句,逗号后which引导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主句的意思是当地居民不得不平衡他们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打猎生活方式和由现代法国提供的生活方式,从句这里的which 指的是前面主句提到的the lifestyle offered by the modern French Republic,而which brings with it...意思为“随之带来的有……”。由此可以猜测出这里的it也是指前面的the lifestyle offered by the modern French Republic。
在猜测词义时,如果是对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进行猜测,往往需要对主从关系进行分析。
3.2语义关系
小句关系中的语义关系,是指小句内容所描述的观点或事实之间的内部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和目的关系等。下面将常见的这三种语义关系进行运用。
3.2.1因果关系
小句间的因果关系,有时会有明显的连接词,如:because, for, for this reason, so ,thus, therefore, as a consequence / result, consequently等,还有些则没有明显的连接词提示,需要通过分析其语义关系,确定含义。如:
……The bags are prohibited in some 90 cities in California, including Los Angeles. Eyeing these headwinds, plastic-bag makers are hiring scientists like Stein to make the case that their products are not as bad for the planet as most people assume. (2018年浙江6月高考,B篇)
Q: What does the word "headwinds"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
A. Bans on plastic bags. B. Effects of city development.
C. Headaches caused by garbage. D. Plastic hung on trees.
分析:在划线词的前面这句话提到在California大约90个城市禁止使用塑料袋,而后面这个句子提到塑料袋生产商们正雇佣科学家去证明他们的产品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对行星(这里指地球)有害,由此分析此处的前后两个句群之间的小句关系为因果关系,因为塑料袋被禁止了,所以塑料袋生产商才雇佣科学家去证明他们的产品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有害。另外,在划线词所在的这个小句中,前面的Eyeing these headwinds,看见什么内容,与后面的主句之间,也是因果关系,由此可以猜测出划线部分的词义为bans on plastic bags.
3.2.2 条件关系
在小句关系中,有些句子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小句关系。如果从语义上分析,某两个小句之间的小句关系为条件关系,但同时从语法上分析,也属于主从关系。因此,进行小句关系分析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通常条件关系有明显的引导词。引导词if,unless,so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provided that等均可引导条件从句,主句内容以某个条件或某种情况为前提,由此可以判断出小句关系为条件关系。
如:
If you have a juicer, you can simply feed in frozen bananas and some berries or sliced fruit. Out comes a “soft-serve” creamy dessert, to be eaten right away. (2018课标全国Ⅱ,B篇)
Q:What is “a juicer” in the last paragraph?
A. A dessert. B.A drink. C.A container. D.A machine.
分析: 题干问的是“a juicer”是什么。根据if,判断小句关系为条件关系,如果你有一个juicer,你就能吧冷冻的香蕉和一些浆果或切成片的水果放进去。然后出来一种软软的奶油状甜品,可以马上吃。由此,猜测“a juicer”应该是一种有特殊功能的机器,而不是一种容器或其他东西。
3.2.3目的关系
目的关系,就是指小句内部所描写的内容,是为了达到小句内另一部分句子结构所描述的目的或另一个小句所描述的某一目的。这种目的关系,可能存在于单个小句内部,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群内,是一种小句与小句之间的关系。在句子描写中,可以用so,so that…,to,in order to, so as to 等引出目的。
笔者在运用“小句关系”分析法进行词义猜测时,发现小句关系的多种类别有时是交叉的,在一个句群中同时包含多种类别的小句关系。为了更好地对句子进行理解、猜测词义,需要综合运用“小句关系”分析法。
如:I told my father how Mrs. Stanley talked as if Mr. Stanley were stll alive. (1)Dad said she was probably lonely, and that I ought to sit and listen and nod my head and smile, and maybe she’d work it out of her system.(2) So that’s what I did, and it turned out Dad was right. (3)After a while she seemed content to leave her hunband over at the cemetery. (4) (2017浙江11月,A篇)
Q: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lplace the underlined phrase “work it out of her system” ?
A. recover from her sadness. B.move out of the neighbourhood.
C. turn to her old friends. D. speak to her old friends.
分析:在这个段落中,句(1)是说“我”告诉父亲Mrs. Stanley谈话就好像Mr. Stanley仍然活着一样,而事实是Mr. Stanley已经去世了。句(2)的小句关系从语法上分析,是并列关系,由and连接,而从语义上分析,作者的父亲说Mrs. Stanley可能太孤单了,以及“我”应该坐在那里倾听并点头微笑,这样也许Mrs. Stanley能够work it out of her system,因此句(2)的小句关系还属于目的关系。在句(3)中,“我”照父亲说的做 了,结果证明父亲是对的。所以句(2)和句(3)的小句关系分析为因果关系。句(4)是对句(3)的进一步具体阐释,阐述了Mrs. Stanley过了一阵子后,似乎满足于她丈夫待在墓里,由此可推测出Mrs. Stanley接受了她丈夫去世的事实,从悲伤中恢复过来,因此work it out of her system 可以用“recover from her sadness”代替。
运用小句关系分析句子,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句群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因此要从多角度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义。
3.3修辞关系
修辞关系是指小句在语篇中所充当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例证关系、转折关系、阐释关系等。
例证关系,是阅读理解中词义猜测题中比较常见的关系,通常在后半个小句或句群,对前面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举例说明。例证关系,有时可以找到连接词,如 such as ,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for example, take...as an example等。
转折关系,即句子内容发生转折,经常可在句子中找到but,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on the contrary等连接词。
阐释关系,通常是后面的小句内容,是对前句内容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增加确切的细节描述,对内容进行阐释。如:
I am Peter Hodes, a volunteer stem cell courier.(1)Since March 2012, I"ve done 89 trips of those , 51 have been abroad.(2)I have 42 hours to carry stem cells(干细胞)in my little box because I’ve got two ice packs and that’s how long they last. (3) In all, from the time the stem cells are harvested from a donor(捐献者) to the time they can be implanted in the patient, we’ve got 72 hours at most.(4) So I am always conscious of time. (5)(2016课标全国I,C篇)
Q: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 “courier” in Paragraph1?
A.provider B.delivery man C.collector D.medical doctor
分析:在这个句群中,句(1)为事实,是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一个志愿stem cell courier, 划线词courtier为生词。句(2)(3)描述“我”进行了多次旅行运送干细胞,让病人得到移植,这是对“我”的工作细节的具体描述,让读者更加清楚作者是如何工作的,因此,句(2)(3)与句(1)之间为阐释关系。在句(2)中提到“I have 42 hours to carry stem cells”,因此“courtier”的词义可以用“delivery man”来代替。句(4)和句(5)为因果关系,是对前文的进一步阐释。
4. 结语
“小句关系”分析法对于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猜测词义很有帮助。在进行词义猜测时,可以从语法关系、语义关系或修辞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确定运用哪种具体的“小句关系”进行准确的词义猜测。同时,运用“小句关系”分析法,能让学生理清语篇内小句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宏观上语篇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建议将“小句关系”分析法在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加以渗透,还可尝试运用于阅读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Winter E. O. A clause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texts: A study of some predictive lexical items in written discourse [J]. Instructional Science,1977,6 (1):1-9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8-29.
[3] 程晓堂.论小句复合体中的小句关系[J].外语学刊,2005,(4):62-65.
[4] 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 B版高考英语(浙江省专用)[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203-227.
[5] 李美霞.论话语类型分析和小句关系分析的互补性[J]. 外语教学, 2001, (4):19-23.
[6] 凌灿.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语境猜词”策略[J]. 英语教师,2019,(18):5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