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马琴霞 武丽玮
[导读] 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下
        马琴霞  武丽玮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第一中学校
 048000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现代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下,深入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方向,重视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为高中历史教学安排更优质、更贴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规划,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升学压力,在学科课程的学习方面学生会有意识的倾向自己认为更为重要的课程,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高中历史学习未能深入推进,因此需要深入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视角,全面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内容较多而且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因此课堂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好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将知识要点讲解到位。目前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方面更多的是以高考为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也并未在课堂之上得到很好地实现。教师将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关键点单方面的讲解给学生,学生在课本中将其重点标出,学生对于历史的深入了解是非常缺乏的,这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也是不利的,尤其在历史问题的分析方面,学生不了解历史背景很难做出全面的问题分析;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整体的学习气氛相对沉闷,教师在总结高中历史的基础上单方面的进行说明,学生的参与感降低更多的是聆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注意力的降低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更加跟不上教师对于历史讲解的的思路,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大大降低,历史相对来说其内容是比较有感染力的,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就无法将个人情感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对于历史事件的意义就不会有情感方面的共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甚至影响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的意义。在高中历史问题分析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低,高中课堂教学需要有学生的参与,尤其是目前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增加了对历史资料的分析,高中历史知识繁杂学生背诵的更多是汇总的信息,但是在处理分析历史问题方面,学生不了解历史背景,把握不好历史脉络的发展,面对历史资料的分析题型就无从下笔,思考问题找不到适合的方向。这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有很大的限制。
二、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一)充分挖掘教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最有利的资源,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备课时,需要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并清晰的掌握历史知识脉络。在高中学习阶段常告诫学生将厚重书本学习的更薄一些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掌握也是如此,这有利于将高中历史重点更好的在课堂上灵活的讲解给学生。

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结合学生高考的重要考点进行教材重点知识的梳理,教师考察高考考点过程中,需要注意探究隐藏在历史教材中易被学生忽略的重要知识点,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将高中历史掌握的更加全面而不至于在盲目的刷题中有所忽略。高中历史教材为学生展现的知识是有限的,很多隐性知识是需要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去拓展的,如历史人物的名言、相关事迹、历史发展结果以及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或者相关联的事件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在教材之外进行探索的,而这些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相关知识的记忆下效果。
(二)树立学生为本,转变教育观念
        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需要重视高中历史的价值不能只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段,需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感,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充分的把握课堂时间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记忆也更加的深刻,教师在正确认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同时也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高中历史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中历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对过往历史的探索中是非常有利于也是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民族的骄傲但我们也曾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去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用历史的教训明确的告诫学生国家落后就会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教育学生深刻牢记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也需要严肃教育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树立远大的理想,教师更需要发挥历史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规范教学,强化教学目标
        规范教学涵盖了备课、评课等多个教学环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在综合考量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在学习任务的安排上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对于评课需要高度重视,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很大影响的。
(五)重视提问艺术,在提问中掌握知识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历史问题的设计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能仅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提问这不利于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的掌握,易找到答案的提问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设计,这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在分析类型的问题多为学生进行安排,这样的提问类型能够在课堂上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相互之间的讨论也使得课堂的氛围更加的活跃,分析类型的问题需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考虑,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仔细的回顾,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面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建立需要清晰明确,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更需要优质课堂教育的有力支撑,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同时更需要掌握好教材的基础内容并且拓宽教材深度,更好的将高中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充分发挥历史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