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
高新职业技术学校 36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的人才需求。通过对课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阶段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的课堂现状,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同时,也能让老师的授课变得更有针对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升。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计划来实现这一点。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职语文
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课程”的概念是什么,它是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一定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行为的总称;其次,在“课程”的定义上,应该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是从其性质上看,还是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谓课程,主要指的是学校的各种科目,如语文、英语、体育等,而从狭义的层面来看,则是指的是教师所教的学科知识,比如语文的基本功,如语言的运用以及文学的鉴赏等,而本文的重点则在于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加以分析。
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上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其次,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的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变化,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有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任务[1];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记忆、阅读,而是更加注重对自身的修养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程度。
基础教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目标[2]。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再次,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引导,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最后,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使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和目的。
二、中等职语文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够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3]。首先,课程标准的制定不科学,缺乏针对性。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并不是很具体,很多地方的老师都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以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专业人员。因此有的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盲目的增加课外的学习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的提升和开发。其次,课程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也是影响课程改革的一个因素。
(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4]。首先,要在教学中重视对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朗读、默写、律动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提高其语感。
其次就是要注重对语文学习的培养与应用。在课后,老师应该及时的给学生补充一些口语交际的材料以及相关的资料以供使用。最后还要注意的是,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合作。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的“我的英语水平很好,我喜欢的东西很多”,这就需要老师多加关注,多去听,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深度。
(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完善
针对中职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基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老师还应重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使其能够与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流畅、有效[5]。另外,对于一些新的问题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例如:如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多,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的理解课文等。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去不断地探索的结果和改进的方向所在。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在课后,也应该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对症下药,帮助其树立自信,增强自信心。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文的学科特点是综合性的知识点,所以需要有良好的口语功底,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这是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与学生合作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示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语言表达不规范,学生无法理解,导致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等。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他们能够更加的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让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课程的效果得到提升[6]。
(三)加强基础教育素养
学生的基础水平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激发和引导,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内容上来,这样可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章的写作当中去,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只有如此,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为以后的语文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老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比较好,这样就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对语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缺少了对语文教材的编写;缺乏了对语文课文的有效把握。因此我们要想更好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不断地改进,才能真正的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等。
参考文献
[1]杜闽生.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探讨——评《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3).
[2]王月.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
[3]潘莉萍.语文网络资源的应用及课程改革[J].人民教育,2020(7):80-80.
[4]吕君,韩大东.“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韩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基础教育,2019,16(01):95-102.
[5]陈刚.校企合作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00(032):80-82,96.
[6]徐扬.芬兰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中的"边界消弭"--伯恩斯坦视角下的芬兰科学课程与教育形态[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3):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