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第四完全小学 ?626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如何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阅读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培养文学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群文阅读是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对同一主题下的阅读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现状 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和感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进行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创新,希望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这是由于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对文章的分析也是需要在老师的硬性要求下才能完成,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本文将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入手,深入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当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仍旧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和开展。首先表现在学生阅读量明显不够,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纲要中已经对小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学生在放学后还要应付繁重的课后作业和各种辅导班,导致学生的阅读呈现碎片式阅读,而且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保障。第二,学生阅读的内容比较杂乱,多数小学生所阅读的文章都是老师或者家长为自己的推荐的,对于同一阅读主题下的文章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和整理,造成阅读的的目的性不强。第三,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基本上都是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或者课前准备的教案进行的,对学生也是按照相对统一式的教学指导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和无味性,因此逐渐降低了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明确阅读主题,组合阅读文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主题,并为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素材,这对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在明确的阅读主题下,才能确保本次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首先,教师在确定阅读主题时,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单元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阅读材料的搜集、整合,在选取文章时,要做到文章类型的广泛性和特色性,比如文章选择可以是同一作者创作的,或者是同一写作风格的,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对比和分析。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选择适合学生的文章,为学生规划群文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阅读活动,从而提高阅读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秋雨下美丽的景色,教师在以此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时,先确定本次阅读活动的主题——借景抒情,那么教师可以将《荷塘月色》《假如风有颜色》《青岛的秋天》这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并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在阅读《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对其中的“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这样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着重的讲解,并鼓励学生将其他几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也筛选出来,如《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力。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经过这样的阅读对比,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意境时的作用,同时也对如何准确使用这些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
2.加强阅读指导,提升群文阅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阅读文章进行整合,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教育,才能为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感知能力。群文阅读是将同属于某一阅读主题下的文章进行整合而开展的阅读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主旨和内涵。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朝花夕拾》里作者其他的一些文章选出来,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整合,如《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等,并引导学生对作者语言的表达风格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或者教师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活动后,对作者创作这几篇文章的背景资料进行搜集,思考作者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有怎样的联系。教师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在以后的文学作品阅读中也要学习这种阅读方式,即通过对同一作者或者同一阅读主题下的文章的阅读,了解其中的创作背景和文章内涵,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丰富教学模式,培养群文阅读兴趣
为了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造成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引入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老师逐渐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思维敏捷,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思维导图的方式,或者开展小组游戏、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并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裁缝和鞋匠》《睡美人》《小鹿弟弟》等,这些文章主题新颖,在内容上又不尽相同,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及兴趣特点。教师可以以此来开展群文阅读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之后,选取其中的一篇进行故事改编,并将新故事讲述给同学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对原文进行反复的阅读,而且需要学习其他文章在对故事描写时的技巧和故事创作结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加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了。或者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还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红岩》《开国典礼》等文章,这些文章作为爱国主题体裁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生在学习完这几篇文章后,还可以自由组织阅读比赛,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并由师生进行评选,在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话题,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文学素材的积累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将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在确定阅读主题、加强阅读指导以及开展阅读实践活动的方式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咏梅.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 散文百家,2021(8):123-124.
[2] 林惠娟.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主题选择和组文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1(7):198.
[3] 范梅芳.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J]. 读与写,2021,1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