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吴茂燕
[导读] 结合当前教育行业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与其存在较大出入,初中化学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工作,以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作为工作重点
        吴茂燕
        山东省钢城区艾山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结合当前教育行业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与其存在较大出入,初中化学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工作,以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作为工作重点,将相关教育理念有机融入教学模式中,促进全新教学模式的形成,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进一步落实其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一、 核心素养培养重要性
        以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出发,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传统教育主要围绕学生学习成绩展开,教师为使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将课堂所有时间均应用在知识讲解中,通过反复强调化学概念以及工程式,加深学生理解。在课后,倡导学生以题海战术完成练习,这种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知识学习,但是不利于其潜能的发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被扼杀,甚至出现强烈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以学生视角出发,对教学方法展开深入探索,注重对学生求知欲的培养,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点,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核心素养培养基本内容
        基于新课标要求,在初中阶段,强调应切实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应做好对教学工作的合理规划,确保最终培养效果。
        (一)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其人格塑造具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学习化学,学生可进一步接触到自然界物质,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优化学生人格塑造。除此之外,在化学课程中,其主要围绕自然界、物质世界展开,以这一维度视角展开,其学习具有长期性,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将核心素养培养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延续性。
        (二)优化学科素养培养
        以化学课程本质展开思考,其学习内容除基础知识外,还包括学科思想以及学习方法等。其中,可将学科思想进一步划分为守恒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在化学课程学习中,其主要方法涉及归纳法、比较法等。其中,化学学科素养属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范畴内,要求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以化学学科素养作为基础,确保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有效落实。
        (三)化学思维素养培养
        结合化学课程教学,以课程内容作为基础,完成对学生相关逻辑思维的培养,即为化学思维培养。在化学课程中,建立在学习角度基础上,要求学生应强化自身对相关典型思维方式的理解,进一步形成化学逻辑思维。除此之外,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以辩证、微观角度,使学生明确相关学习内容认知,优化化学思维素养培养。
        三、 初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一)制定教学规划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借助循序渐进的形式,突出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元素。在教学前期,要求教师应做好相应的整体规划,确保在课堂中,教学内容能够有条不紊展开,提升教学针对性。
        (二)整合教学素材
        针对课堂教学,其强调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认知,还涉及一些辅助教学素材的应用。

特别是在能力培养课程中,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借助教学素材,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应用教学素材,可进一步优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三)重视教学效果
        在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学效果评价难度相对较高,但是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教学效果评价,可实现对教学工作效果的阶段性衡量,并进一步判断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提升情况。结合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应以综合性视角出发,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为后续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四、 初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一)多媒体利用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经普遍化。借助多媒体工具,可帮助教师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通过将化学知识以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的形式展现,可使化学知识立体化、丰满化,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兴趣提升,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以《物质的变化》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中播放了相关自然界物质视频,提供学生观看,使学生明确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性,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在视频中融入宇宙、星体以及粒子等相关知识,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自然现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构建生活情境
        化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教师应以化学的生活性作为出发点,将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中,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实现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同时,初中生即将面临中考,无论是课堂中,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工作重点,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关注。
        (三)强化小组合作
        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应认识到对学生的教授不宜围绕考试成绩而展开,要以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阶段,学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在课堂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教师应重点把控班级内学生心理状态,将相关实践活动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落实相应教学活动。
        例如,在《氧气制取》一课中,教师以微课形式,将整个实验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帮助学生建立对实验的初步印象。教师可根据班级内人数,完成小组划分,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实验,在开始实验前,教师应分配学习任务,强调学生应结合任务完成实验,对学生进行正确实验方向的指引,引领其自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强化对实验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化学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作用显著,其与当前教育行业改革需求相符合。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点,借助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提升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宝斌.核心素养培养:化学教学的应然追求:以“常见的碱”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2(20):102-104.
        [2]田卫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J].数理化学习,2016,4(1):90-92.
        [3]史寒明.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在教学中培育合作能力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6,5(27):182-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