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校园德育环境建设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戴金茂
[导读] 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是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五年制高职校的德育工作应在生活中努力营造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德育环境
        戴金茂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是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五年制高职校的德育工作应在生活中努力营造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德育环境,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环境  熏陶  导向  
        五年制高职校的德育要遵循生活和德育规律,回归生活本质,紧密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追本溯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教育,使他们自发形成“我优秀,我负责,我能行,我帮你”的“四我”内在要求。因此,五年制高职校的德育工作应从优化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抓起,以校园物态环境、校园制度环境、校园活动环境、校园心理环境、全员德育环境建设为主线,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使学生能够“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努力营造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德育环境,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提高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物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物态环境的设计必须强化环境育人意识,体现一个学校的个性和精神,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作为校园物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努力使学校的“面面墙壁会话,棵棵小草能育人”。
        校园设施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充足而实用的设施和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并最终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让校园环境“说话”,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和影响。
        校园优美物态环境的形成和保持过程中,在初级阶段,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随着良好习惯的形成,提出“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力求按照“7S”的要求管理,让学生参与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先锋,在努力培养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同时使他们形成道德习惯,增长知识才能,强化法律意识。营造团队精神,提升他们真、善、美的品质。
二、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注重日常养成教育
        五年制高职校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但同时可塑性强,这就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校园制度环境建设中,要有一切为了全体学生发展的理念,借鉴先进经验,借助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本着公平、公正、慎重的原则,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讲究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德感人。不以管代教,以罚代管。“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使他们努力有方向、行为有准则、评价有依据。保证学校的管理工作按照制度程序化、规范化协调运行。
        制度建立的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鼓励学生在关注学校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直接、民主参与,“群体”决策。这样的制度才能力求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做到计划民主,制度科学,管理和谐,具备“激励先进,教育后进”的功能。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没有优秀个体,就没有优秀集体”、“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良好学风建设的积极性,为班级和学校的各项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严格执行才是关键。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宣传,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学校、班级各项制度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使全体学生按照集体出台的制度自我管理,相互督促,相互制约,共同进步,使各项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地推进。
三、加强活动环境建设,增强德育工作成效
        通过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心灵感化,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有的活动及考核评价都为达到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主要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1、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业技能实训活动,是展示学生个性和专长的新平台,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想象力、挖掘潜能、展示才华、发展个性,建立自信,使他们生活中充满朝气和活力,充满生机和希望。
        2、加强劳动礼仪值周
        劳动礼仪值周作为常态化的文明礼仪教育载体,应成为教育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的主要手段。通过该活动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树立劳动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遵礼、达礼、用礼,以便塑造完美的自我,成为受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才。
        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既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通过社团建设,能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会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形式,对营造高效良好的文化氛围,传播、发散良性思想观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加强班级活动设计
        让学生参与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养育的能力,从根本上打破以往班级活动中“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体验团结的力量,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加强心理环境建设,促进和谐班级构建
        校园心理环境是学校环境文化中最坚韧的物质和内核。良好的心理环境会使人的精神愉快,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校园心理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档案。通过心理咨询室和“心苑”平台,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和预警干预机制。开设面向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重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倡导全员德育环境,激发育人合力建设
        教职工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学校德育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首先,要建立和培养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精,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热爱学生,奉献实干的德育工作管理队伍。努力构建学校、社会与家庭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网络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其次,要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评比为平台,努力打造一支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理论提高与工作实践的统一,工作热情与科学方法的统一,教育学生与尊重学生的统一。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干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再次,要健全管理机构,保证制度落实。健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搞好全员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优良校风的保障,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强化创造性思路,努力优化德育环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主动发展。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创造和谐气氛。
         

参考文献
        1、时树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1)
        2、黄晓英.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等职业教育.2009(16)
        3、张儒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注入正能量.贵州教育.201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