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凡
鱼台县实验小学 山东 济宁 272300
摘要:智慧课堂系统是在互联网时代中诞生的全新教育教学系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智慧课堂系统转变了以教师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激发。数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智慧课堂系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内涵、表现与特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内涵;表现与特点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从低年级开始就开设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同样也是未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石。
一、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内涵及特点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概念
智慧课堂系统源自智慧教育理念,目前并无统一的规范化定义。智慧教育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侧重培养学生持续、协调、全面的学习智慧,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为其营造出智能化与智慧性的时空环境。智慧课堂系统需要具备多元化、思维性、自主性、探究性等方面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智慧能力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智慧课堂主要特点
智慧课堂的第一个特点是数据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主观地制订教学方案,往往会造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教学需求被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数据化的手段,可以实时收集并自动总结、分析学生学习上不同的差异,为教师后续的备课提供参考。智慧课堂的第二个特点是效率化。数据挖掘是时下大数据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上也可以应用。例如,在教授基本运算相关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课堂上的一些随堂练习,即时地投送到每一位学生地学习面板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作答,作答完成后数学智慧课堂的相关设施软件会实时地批改和分析学生的作答情况,反馈给教师去调整课堂节奏,提高课堂的运转效率。智慧课堂的第三个特点是协作化。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协作交流。教师也更容易在学生协作的过程中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其知识内涵比较丰富,学生一时间可能没法完全掌握全部内容。通过智慧课堂可以形成无接触式、无需座位变化式分组。学生根据系统随机匹配的同伴开展小组交流,可以相互提问相关问题来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如“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怎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怎么计算简单的三角形面积”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二、数学教学智慧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设计智谋
课堂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从其所包含的要素看,有人(教师和学生)、知识、物(教具、学具、媒体设备)、时间和空间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进一步地,教学活动是“人为”而“为人”的,这使系统包含了人的认识、情感、态度、信念、价值等因素,就此而言,教学是一件难以完全把握的事情。但是,“对于不可计划之事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计划,那就是创造一个让它得以自由实现的空间,使人的自发性比在其他条件下更容易发挥出来”。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道出了设计智谋的存在理由与价值。设计可视为一种“教学”行为,这种教学是教师对着设想的学生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头脑中经过对设想学生进行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之后才确立的,其间会反复进行调整。每一个教学行为,大到流程设置,小到一句问话,都要在心里试教再三,反复权衡才能决定。
假想的教学行为都是围绕着数学知识由教材形态向有利于学生学习形态的转化而进行的,这类似军事作战的帷幄运筹,体现为取胜之策的智谋。设计智谋静态地存在于教案、课件、学习单、教具、学具、教室场景……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提问、课件播放、教具演示、作业安排,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操作作业等动态方式来落实。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而言,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透彻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秉持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既遵循教学普遍规律,又充分预想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的具体情况,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法、利用资源、安排流程,帮助学生学习活动更好地开展。
(二)运用智慧教育平台,鼓励探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的新需求越来越多,建立和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智慧教育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和资源共享化,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为教学成果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智慧教育平台中有海量的论文、期刊、数字图书等资源,数学教师可以随时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平台中还有大量的微课视频,数学教师可以随时观看,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元素。此外,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平台中的数学试题库资源,通过试题库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互联网中的数据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优化教学内容。
(三)重视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能力
智慧教育提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和底蕴。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互动、体验,使整个班级充满浓厚的数学氛围。例如“数学故事活动”是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需要自主搜集关于数学家的故事,并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述出来,通过分享故事而受到启发,进而学习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意志,感受数学探究过程的神奇。再如“速算活动”也是一项经常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从线下比赛转变为线上比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考验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加强对数字和符号的驾驭。此外,“生活化数学活动”已经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独具特色的活动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在现代化课堂的落地。
(四)妥善处理各类技术故障
智慧课堂系统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对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此模式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网页打开速度慢或打不开等问题,此时教师需要保持冷静,并及时为学生讲解即将展示的内容,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需要合理利用网络化教学空间,在指导学生学习网络空间相关内容的同时,需要加强空间外部教学,鼓励学生分享网络学习的心得体会,及时补充网络学习中遗落的问题,进而促进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融合。
结束语
在当前分科教学背景下,一线教师的研究热衷于自己任教的学科,多属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案例描述,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缺乏理论上的阐述和系统建构。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不同,其育人价值也不同,由此构成了不同学科教学智慧的独特性。就小学数学教学智慧而言,它有着自己的内涵、表现和特点。
参考文献
[1]东旦阳.基于智慧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20(01):2-3.
[2]胥健.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67.
[3]李永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措施分析[J].学周刊,2020(02):77-78.
[4]张敏.挖掘学生潜力,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小学时代,2019(10):52-53.
[5]何凡.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