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钟满
[导读] 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钟满
        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第一小学 536017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小学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们逐渐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保持了高度关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控制情绪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但是,中国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中国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不被情绪左右。让小学生心理健康,在今后茁壮快乐的成长。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现状
        (一) 结合教材内容,重视心理教育
        之所以目前中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无法顺利地进行,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部分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缺乏相应的重视。因为中国部分小学领导因为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把教学的关注度主要放在考试科目之中,从而忽略了对于其他课程的关注和教学。所以这就导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不受人关注,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做一些表面的教学工作,从而无法真正对小学生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方法落后
        造成中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无法有效进行的另一种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想要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那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中国许多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往往采用教师讲和学生听的形式,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因为缺乏实践性的教学而使得小学生无法真切感受到所学习的内容,进而导致实际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二、小学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育理念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开端,这一时期,学生的辨别是非对错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教学时,学语文课本的选材特别好,内容丰富且容易理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选取一些合适的课文,穿插渗透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学会感恩,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进一步优化人格。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学到《家》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课前应当先了解清楚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是否有单亲或者留守儿童等等,避免在讲课时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在讲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家”是什么? “家”里都有什么? “家”具体是一栋房子还是一群人? 你觉得有“家”的感觉怎么样? 等等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每个人想一件自己认为是家人才会做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在思考环节结束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统一的答案,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有集体荣誉感。
         (三)培养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想要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顺利进行,那么还需要培养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一些专业的心理教师,然后对一些非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进行专业培训,而且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可以对其进行指导,以此有效地提升所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并且能够确保他们可以及时解决各种突发性的教学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师们进行专业素养的教育。以此让他们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使其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然后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的质量。
        (四)巧妙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只有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才能够确保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顺利进行。因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因此,相关的教师们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景,并且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享受里面的愉快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这个场景中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并且展现出自身的心理情绪。所以,在此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师们首先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活动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心理情况创设相应的场景。除此之外,教师们还需要收集大量的与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资料和内容,从而为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场景中进行各种活动的开展,比如表演、歌唱、舞蹈以及其他活动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 关注现实生活,重视心理发展
        小学生处在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在这一阶段,他们
有着极强的接受水平与模仿能力,因此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生很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关注于教材内容进行教导,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多关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并且以合适的教学内容作为契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此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外,心理健康的培养与发展同样不可或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创新方法、结合有效途径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申月.试析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8):60.
[2]李寅彤.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9(15):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