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蒙泽”特色文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9期   作者:檀正娟
[导读]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功利性比较强,主要在于字词积累、知识技能的掌握
        檀正娟
        横县横州镇蒙村村委小学 530300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功利性比较强,主要在于字词积累、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英语的德育功能。借助学校“蒙泽”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资源,通过对话情境、课文阅读、儿歌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对象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英语教学  渗透  蒙泽文化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农村小学学生的英语起步迟、基础薄弱,教师的英语口语、教学技能相对较弱,现有的英语教学评价比较功利性,导致英语教学急功近利,忽略了英语的德育教育功能。为了利用英语课堂健全学生人格,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结合学校“蒙泽”特色文化的德育教育理念,把文明礼仪、感恩教育、诚实守信等人格的培养融入英语课堂,培养优秀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在对话情境中融合“蒙泽”文化
        农村小学学生的英语学生起步比较慢,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英语课堂以机械的抄写、默写为主,让学生简单的记住翻译为主,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现状,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挖掘对话中的“蒙泽”文化教育素材,模拟生活情境,进行对话表演,提醒学生表演中注意说话的文明礼仪,通过精选对话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德育教育,熏陶学生情感。把“蒙泽”文化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又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优秀人格。比如在课文《How can i get there》,先让学生认识新单词,熟读课文,接着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生活中问路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问路的方式、语气、礼仪等,示范问路的了礼仪规范,提醒学生文明礼仪,在英语对话中规范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在英语实践活动中融合“蒙泽”文化
        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无味,教师大多采用读写抄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很少开展实践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蒙泽”文化为核心,开展英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接受“蒙泽”文化的熏陶,培养优秀品格。活动一:开展情景剧表演。在情景剧的表演中,创设与蒙泽文化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剧的表演中,学会正确的文明礼仪方式,接受德育教育。如开展情景剧表演《感恩母亲节》,表演生活中与妈妈相处的细节,激发学生的感恩心理。活动二:英语演讲比赛。以“蒙泽”文化为主题,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学生在准备演讲材料的过程中,加深对“蒙泽”文化的了解,在演讲中接受情感熏陶,引起情感的共鸣。如以“My school life”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发现学校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活动三:英语故事会。以“蒙泽”文化为核心,开展英语故事会。利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形式,让学生在准备故事的过程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培养健全人格。

比如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英语故事比赛,学生在准备比赛和听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了解文明礼仪的正确表达形式,自觉规范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活动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歌曲朗朗上口,学生比较容易记住英语单词,理解词义。通过开展英语歌曲比赛,让学生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的英文歌曲,理解歌词含义,学习励志歌曲中优秀的品格,健全学生人格。把“蒙泽”文化与英语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丰富多彩的时间活动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学习规范的文明礼仪行为,学会感恩、守信、明礼等,培养优秀的人格。
        三、在阅读教学中融合“蒙泽”文化
        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英语课文中蕴含了很多“蒙泽”文化教育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在思考探究中产生情感共鸣,接受情感的熏陶,通过创设生活环境或者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与生活相联系,指导实际生活。通过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利用课文的价值观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优秀的品格。比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work quietly》,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模拟重现课文情境,对学生进行“蒙泽”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会在公众场合学会保持安静,学会排队,按照顺序来,学会上下楼梯、走路要靠右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桌面的整洁。利用英语的阅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健全学生人格。
        四、在英语儿歌播放中融合“蒙泽”文化
        播放儿歌是小学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把精美的画面与动人的音乐相结合,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更符合小学生形象的思维特征。脍炙人口歌词与动人的音乐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儿歌的印象,有利于德育教育思想的传播。以“蒙泽”文化为核心,精选儿歌内容,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儿歌视频中,接受“蒙泽”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让学生自觉模仿视频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通过英语儿歌《Hello Hello》,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中英语的礼貌用语打招呼;通过英语儿歌《You Gotta Get up in the Morning》,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和作息习惯;通过英语儿歌《My father and mother》,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培养感恩意识;通过英语儿歌《Smile With Me》,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蒙泽”文化为核心,精选儿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人格。
        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了很多德育教育的材料,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开展“蒙泽”特色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英语课堂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培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礼仪、刻苦努力等优秀品格,并把这些品格运用于生活实践,指导日常生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萍. 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机渗透研究[D].湖南大学,2018.
        [2]王静.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赖忠芳. 核心素养导向下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渗透德育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1):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