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杨丹飞
[导读]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占据的比重正在不断提高。

        杨丹飞
        浙江省乐清市盐盆小学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占据的比重正在不断提高。针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施教,要让同学们精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技巧、规则、方法,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语言的表达。相信这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能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等。社会交际能力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口语交际作为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
        一、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及分析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地位。现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尽管如此,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策略、评价手段和方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仍处于自发的阶段。广大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推行新课程标准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问题,首先是针对当前我国学生整体上口语交际能力不高的现状提出来的。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倾向的影响,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现象根深蒂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较慢。这些都成为了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迈向成功的阻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
        1.巧用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是展现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动的图画,实际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
        2.实物陈设,演示情境
        实物展现能最快吸引学生的眼球。操作实物,演示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最快进入观察、最想急于表达,交际训练自然进行。
        3.师生共演,进入情境
        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了交际能力的训练。


        4.组织活动,体验情境
        孩子们最常说的字是“玩”,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多组织适合学生的有趣活动,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言之有物。
        (二)重视口语交际中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听说双方的互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这决定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让学生多说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把发言的主动权和大块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开阔的课堂空间自由发挥,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所以小组合作,协作交流,是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常用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变换角度,合理转化,灵活处理,让每个小组都动起来,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变成互动平台。
        (三)进行口语交际的方法指导
        在口语训练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消除各种顾虑,积极自主地参与口语交际训练。
        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自我介绍、借文具、带路问路、道歉、转述、看病等;中年级的训练专题一般是:介绍一本书、劝阻、找人、建议、约请、接电话等;高年级一般是:用压岁钱、讲故事、说实验、请教别人、说成语、演讲、辩论等。
        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比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更注重学生的主观性,这使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另外,教师要以话题为纽带,在真实情境中把交际双方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培养孩子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当然,教师在确立话题时,首先应考虑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以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这直接关系到话题能否激起学生的思索,能否将口语交际落到实处。
        (四)对口语交际任务进行科学评价
        构建科学的口语交际能力测评体系是关系到认真落实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其教学任务的大事。测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的进行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我们认为,必须保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和参与评价的权利。要作到: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教师的评价有个性,评价多元化;教育评价情境化,不同情境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准确、有个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也是必须的,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必要时还应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活动。
        三、结束语
        综上述所,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是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相互配合努力,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氛围,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长华.立足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39):27-28.
[2]吴佳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83.
[3]狄云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1(1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