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3月8期   作者:张明杰
[导读] 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在施工时所具有的复杂性、
        张明杰
        身份证号码:14032219781227****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在施工时所具有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周期短的特点,并从设备固定、装配、调试等方面,讲解了有关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以此实现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机械设备;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施工准备
        
        前言:建筑工程在施工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增加施工难度,尤其是在机械设备安装时,极易出现安装问题。对此,施工人员需明确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推动设备安装施工顺利进行。
1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经济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扩大工程规模的同时也增加了项目施工的工作量。在这种形势的驱动下,兴起了更为多样化的建筑工程,但也间接增加了项目施工的复杂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建筑工程对于施工要求不同,为机械设备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使建筑设备越发复杂。此外,在开展设备安装作业时,会涉及到多种精密零件的安装,在此过程中,极易因为人工操作失误,致使设备在运作时发生故障。天气条件也是影响安装作业的因素之一,设备安装的环节直接决定了安装工程整体质量。且各个环节都与零件相互作用,因此在安装时,需保证安装环节的精准性,从该方面体现出机械设备安装的复杂性。
1.2周期短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但对于机械设备的安装而言,如果能够保证其安装工艺良好,且安装施工技术可靠,则会提升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还能加速施工进程,进而缩短施工周期。因此,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时,需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设备的安装,进而提升项目的施工效率。同时,在安装机械设备时,有很多零件在设备外部,极易受到空气湿度、雨水等影响,致使零件生锈,增加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风险[1]。
1.3危险性
        开展建筑机械设备安装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较少,相较于其他建筑工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此外,工作人员在对大型设备进行安装时,由于施工工艺不完善,导致运行故障发生的现象也极为常见,间接表明了,在施工现场应重视设备安装的安全问题,进而降低设备施工与使用的危险性。
2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
2.1落实前期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应有效落实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接下来的安装项目提供施工保障。
        在安装前,应结合设备的规模以及种类制定科学的安装计划,由于在建筑施工时,应用到的设备种类较多,其中不乏会有一些大型设备,因此工作施工人员应重视安装方案的优化,进而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问题发生的概率,以此加快安装进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以此为设备制定科学的安装方案。在计划中,应包括设备的参数以及安装要求等,可以为施工人员降低安装难度,避免安装过程中问题的发生,进而保障施工质量,提升安装作业的效率。
        施工人员不仅需要重视机械设备的安装,还需落实设备运输、检查工作,尤其对于一些大型设备需对其进行拆卸处理,以此避免运输过程中磕碰的问题发生,间接加快运输效率。当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应由专业人员完成设备的拼装,在拆卸与拼装的过程中,都需参照设计图纸进行,同时还要保管好各零件,以免丢失,致使机械设备失去价值,并对零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出现损坏的零件应及时更换,检查无误后,开展拼装工作。

此外,一些零件在施工初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需对这一部分零件进行保管,做好防潮、防晒等工作,以此使零件的完整性得以保障。
2.2机械设备清洗除锈
        设备在安装前,应做好清洗、除锈工作。设备在运输时,表面会附着一些灰尘,而在长久储存下由于雨水、光照等因素,致使其表面形成锈斑,因此,施工人员应重视这两方面的处理工作,并掌握科学的清洗方法。例如如果设备表面有锈斑,则需使用砂纸对该部位进行打磨,除掉锈斑后对其清洗,再用防锈漆对打磨部位进行处理,以此避免再一次生锈。如若设备有大面积锈斑时,应使用相应的外壳进行替换,进而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对于灰尘的处理较为简单,只需遵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清洗便可[2]。
2.3放线就位找平调整
        在开展设备安装施工前,应做好标高线、边缘线、轴线的处理,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以及标准进行放线,同时施工人员规划并管控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部分零件的安装工作,应做到仔细。基准线是衡量设备安装工程的标准,因此在确定准线时,需明确设定流程,以此减少由于准线的偏差,增加设备安装施工的难度,也会减低其准度。完成放线工作后,需对设备进行找平调整,明确在建筑项目中,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法以及规范,并结合规范对设备进行测量与检验。但在测量时,由于位置不同,因此会存在较多的误差,对此,在开展设备安装作业中,也需注重测量工作,并对同一区域进行反复检验,确保测量结果具有准确性、参考性。
2.4固定设备地脚螺栓
        固定机械设备地脚螺栓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因此,安装人员需重视该环节的施工作业。而在实际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常使用的固定技术有两种:其一是胀锚螺栓技术,其二是预留孔地脚螺栓技术。如果使用前者加固技术,就不能同时使用第二种技术,而在接下来的施工中,还需开展放线环节的施工,以此明确设备安装时的中心线。而在使用后者加固技术时,需严格控制螺栓的长度,同时还需注重螺栓的偏差处理,并完善螺栓垂直埋放的施工工艺,把控螺栓的垂直度,保证其偏差小于1%。在开展设备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如若螺栓的偏差大于规定的标准值,则应及时调整,但在调整时,应按照施工流程进行。首先,需清理螺栓周边的混凝土,再加热螺栓,而在加热时需保证弯曲部位的温度大于850℃。最后由施工人员使用千斤顶对其弯曲区域进行矫正,同时,可以在处理的位置焊接大小相符的钢板,以此确保螺栓得稳定性。
2.5机械设备现场装配
        完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施工人员便着手于设备的装配工作,在安装时,应严格遵守说明书上的安装流程,以此保证机械设备装配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在装配设备时,需配备3名技术人员,不仅促使其相互监督,还能就装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出解决方案,进而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同时,也可以相互合作,并在合作的过程中,保证设备装配工程施工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提升机械设备的装配效率。完成装配作业后,告知负责安装工作的管理人员,在检查合格后,进行签字确认[3]。
2.6调试建筑机械设备
        设备装配结束后,应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调试,以此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安装施工的标准,并对设备的性能以及功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而在调试过程中,需时刻关注设备的温度,如果设备发热正常,则表明可以继续运行,也可以适当的切断电源,待其降温后,再开展施工作业。如若温度显示异常时,调试人员需及时查明安装环节中造成发热不良现象的原因,根据不同环节制定相应降温措施。此外,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振动,但如果振动和规定范围帧频差距较大时,甚至发出噪音,调试人员需在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及时解决振动异常的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使用不仅能够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还能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人力劳动成本的投入,在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施工时,应明确机械设备的安装方法,并掌握安装工程施工的要点,进而发挥机械设备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子元.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02):31-33.
[2]郑森.刍议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J].建筑技术研究,2019,2(12).
[3]陈明礼.超高层房屋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