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2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6期   作者:叶建钊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数量逐步增多。
        叶建钊
        东莞市大岭山镇规划管理所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数量逐步增多。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但是,建筑安全、建筑质量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息息相关。而建筑设计方案是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其优良性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整体效果。现今能够进行审查阶段的建筑设计方案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要求的建筑工程设计,可保障规划管理的基本效果,但是,随着建筑领域的高速发展,很多规定、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建筑施工技术,相关法律无法全面覆盖建筑领域施工问题,继而为建筑设计方案审查造成了一定困难,影响其实际工作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设计;规划管理;审查
        随着建筑工程的逐步发展,建筑工程数量急剧增长,建筑行业逐步膨胀,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造成了不小的挑战[1]。比如,现今我国制定的相关规范、条例、法律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今飞速发展的建筑施工技术,无法覆盖建筑实际施工情况,建筑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升高的建筑工程要求,继而导致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存在较大的困难,无法辅助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继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与施工质量,还会对建筑后期正常应用造成不良影响[2]。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
1存在的问题
        1.1设计规划不够规范标准
        建筑设计规划属于庞大、复杂的建筑工作,想要保障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配合大量专业知识。但是,现今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如部分设计单位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违反设计规划条件,导致建筑设计规划看起来符合相关要求,实际是粗制滥造、敷衍了事的设计方案,对建筑工程正常施工造成严重妨碍,并且会缩短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再者,部分设计单位的建筑风格并不能与当地地理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完美契合,存在明显的视觉差异,继而影响居民的居住幸福感与建筑认同感,最终影响建筑的实际社会价值,甚至会导致建筑资源浪费,损害城市形象等多种不良情况[3]。
        1.2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我国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标准并未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换代,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实际需求,继而导致制度、标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滞后。部分设计单位甚至会钻空子,不仅没有成为法律法规的监督人与执行人,甚至会利用漏洞钻空子[4]。虽然,这是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后的必然现象,但是也会对当地建筑行业发展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很多设计单位甚至没有依循法律法规,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与管理人员,而是利用制度漏洞,不断挖掘更多经济利益,不断损害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甚至会大肆修改、故意错误解读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继而导致设计单位存在严重不良风气,继而影响后期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管理工作,不利于建筑行业发展[5]。
        1.3建筑设计浅显
        进行建筑设计时,必然要在图纸上绘制相应的建筑工程外观。建筑设计效果图所展现的是小区或是建筑整体设计情况,包含建筑外观,但并未详细展现建筑内部情况,这是建筑设计浅显的主要表现。但这一浅显表现,导致很多业主虽然了解建筑工程的整体布局,但是并不了解建筑内部的设计布局,无法明确建筑内部的合理情况,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实际设计难度,甚至不能保障建筑内部设计满足国家相关要求。再者,很多建筑设计过程中,项目的实际效果是利用对比图、周边地形对建筑的实际影响等多种内容表现,但这些设计并未真正投入使用,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表现。所以,必须强化建筑设计的对比图、整体设计内容体现。
2 解决方案
        2.1完善审查管理方案
        从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存在问题,与审查管理方案未完善存在直接关系。

若要完善现有建筑设计审查管理机制,则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着手,设立并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运行、约束以及监督三个机制。利用三个机制互相制约、互相辅助,促使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这一过程更为科学、完善,辅助相关单位进行建设设计方案全面审查,不断减少建筑设计方案中现存的各种问题[6]。再者,充分发挥运行机制的功效,可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方案的实际审查效率,可有效整合、剔除一些不必要流程,可进一步精简审查流程,加快建筑设计方案的实际审查速度,实现高效化工作。充分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可促使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始终处于被法律法规、相关条例监督管理的状态,可实现审查工作法制化,可促使审查工作有法可以,可提升审查工作的实际效率。监督机制可让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透明化、公开化,可让社会大众参与到审查工作中,可提升审查合法性与有效性。
        2.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从问题分析可看出,导致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存在弊端与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并未与时俱进设置相应有效法律法规,无法为审查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基础,继而导致审查工作容易被不良企业钻空子,影响审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真实性。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则需在我国现有建筑设计方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内容,尽量提升法律法规的全面性与完整性,预防不良企业进行设计审查工作时钻空子,导致无明确法律法规制裁不良企业的不法行为[1]。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暴露出来,并且会暴露出更深层问题,促进法律法规完善健全。
        2.3严格执行现有技术规范与法律法规
        虽然现今应用的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跟不上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这一价值也可辅助审查工作顺利、安全、依法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涉及多种设计规范、多种技术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均是建筑行业专家基于科学理论、进行长时间实践检验后逐步完善而成的,是无数人员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可保障相关建筑工程正常进行。所以这些标准、规范颁布后,立刻拥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所以,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工作期间,必须始终遵循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准则,严格把关设计方案,若建筑设计方案无法达到相应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一律不准许审查通过,必须返回相关企业,让其进行修改,直到设计方案合格,才能通过审查工作。若在审查工作期间发现有漠视法律现象,则需立刻给予严厉惩罚,并加强监察力度,遏制这些不法行为。
3 结束语
        明确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结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积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相关问题,无疑可进一步提升审查的可信度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瀛洲,钱正超,陶敬武.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分析--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评价为例[J]. 建设科技,2015(12):126-128.
        [2] 林俏妮. 探究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佛山市某住宅项目为例[J]. 中华建设,2020(29):282-283.
        [3] 程哲,石传奎,杨国飞. 三维电子报批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以镇江市规划局实践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7        (2):116-120.
        [4] 任凯.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1062.
        [5] 张智勇. 关于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问题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6):1046.
        [6] 张绍优.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一些思考[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1752-1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