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72419920903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保证整个施工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建筑结构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是结构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首先,结构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工程实施地质调查报告,对建筑的抗震和防震面积,建筑的高度,根据建筑的层数和建筑场地的类别等因素,确定规划建筑的结构形式;其次,在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后,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安排结构构件和承重体系。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分析
导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和工程的整体性能。结构设计水平的好坏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有必要做好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这就需要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设计解决问题,这也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建筑结构设计的定义
建筑结构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以建筑结构为对象,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可具体分为内部结构设计和外部结构设计,前者主要侧重于内部空间的布局设计,以达到内部空间合理利用的目的;后者侧重于建筑结构的外观设计,以达到美观环保的目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结构设计、结构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整个过程中在结构设计的每个阶段都要经过严格的控制,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严谨、科学、合理,实现工程造价最小化,结构安全最大化。
2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施工技术层出不穷,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而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建筑技术的合理运用也更加重要。可以说,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保证建筑的可靠性。然而,随着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设计师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此,设计人员应不断完善结构设计方案,有效弥补设计工作中的不足。
3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概念性设计工作的关注度不够高
目前,相关人员在实际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对概念设计工作的重视和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人员在建筑物范围内计算最终结果后,才会开始设计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这个想法与实际的标准流程不一样。标准草案是一个专业的实地调查,反复计算,反复修改后,可以投入使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实施缺乏强调概念设计工作,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较差,所以只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作,使最终定稿缺乏与实际情况的联系,客观性和科学性较差,不利于施工项目的后续施工。
3.2设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较差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比较常见、影响较大的问题就是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较低,使得项目设计缺乏合理性,为正式施工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不小的事故。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必须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师还没有经历过很多实践,相关经验较少,不能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很多细节,使施工图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此外,专业能力较差的设计人员还可能忽视建筑结构的承重性能,不利于建筑的后期使用。由此可见,专业能力较差的设计人员将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3.3图纸的信息表达不明确
缺乏清晰的信息数据制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图纸上的细节处存在问题,对于一些资料的说明不详细,也不清楚,这无疑给施工过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单位计量不统一,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问题相差较大等。其次,图纸信息与实际结构情况不一致。由于设计者的疏忽,图纸信息不容易反映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或者表达的信息不够准确。不准确的图纸信息会导致严重的施工延误,增加施工成本,并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提高绘图信息的准确性,以确保相关人员审阅和研究信息的准确性。
3.4建筑结构基础的选型存在不合理
在建筑结构基础的选择和设计中,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建筑安全稳定的要求。然而,在目前的结构设计中,特别是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着结构基础选型的问题。如果由于结构基础选择存在不合理,可能造成基础承载力不足,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的要求,而如果长期发展使建筑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横向沉降等现象,严重的话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稳定,影响建筑工程寿命。
4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具体措施
4.1强化结构设计水平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性能和施工要求,尤其是在材料选择上,应适当调整钢材含量,钢材含量不宜减少太多。以不降低建筑整体质量标准作为衡量指标,做好技术实施和后期成本的跟踪控制,更好地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客观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设计能力具有较高的需求,培训和培训需求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还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来提高设计团队的整体设计水平和解决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增强了结构设计的整体效果,满足了工程实践的要求,保证了应用基础的合理性。
4.2成本适度化
建筑结构设计造价的适度是指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时,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对造价进行合理的处理。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图纸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而不是成本。在执行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与客户及时沟通,充分理解的建筑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条件的基础上,符合安全操作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按照客户的需求,从造价的角度来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案比较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案。总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能简单地追求低成本,而减少钢材材料的使用,要遵守职业道德,以安全生产为第一。
4.3加强基础工程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发展设计时,除了注意地面建筑外,还要特别注意基础工程的设计。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和地质条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造型计算,选择合适的地下室外墙设计,保证地下室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此外,设计人员应进一步考虑基础的稳定性,准确计算基础的深度和宽度,以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倾斜垮塌的现象。加强基础工程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的施工工作,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设计师应秉持严谨的态度,科学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加强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4合理规划成本
合理的规划造价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在保证施工质量高、安全性能强的同时,进行科学的规划造价。换句话说,设计师不能节约成本,为企业赚取更多的效益而忽视了工程效益的科学性。因此,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分析具体问题,充分掌握施工材料的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在保证符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融合客户的真实需求,尽可能减少工程中的额外项目,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多种方案来选择最佳的设计。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设计师都不应该失去职业道德,过度追求低成本,从而忽视建筑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在新时期,我国建筑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快速发展,而在建筑领域的发展中,建筑结构设计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与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要性,全面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理规划成本,开发概念设计理念,进一步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确保项目以后的工作顺利,促进我国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君永.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1):19-20+10.
[2]刘畅.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85+88.
[3]李轼,王科亮,刘媛.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3):34.
[4]何萌萌.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江西建材,2015(04):18-19.
[5]范国兴.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0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