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0219890116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心理学把人的需要分为基本的物质需要和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近年来,我国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精神需求和舒适性、审美要求。中国式的景观设计和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产业领域。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林美学、园林学、植物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发展趋势,焕发出新时代的新活力。人与自然的融合之美与润物之静,体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情;在中国元素的巧妙挖掘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景观设计繁荣与繁荣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设计;未来
导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对他们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干净舒适的基础上,满足美学的要求,这对景观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影响,要求景观要重视自然元素,认识自然元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将园林、美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整合到设计中。在流畅无声的基础上,凸显人文关怀。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我们需要有效地挖掘中国元素,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同时,要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融入到这两个设计中,以保证未来的发展。
1相关概念
有许多方法来定义花园。在建筑学中,园林主要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改造自然景观,增强其美感和建筑功能,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是一种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场所。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天人合一,感动了世界各地的观众,让他们为之倾倒。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游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官宦贵族的重要景观类型。这种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大众的日常审美中。
景观是现代园林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是指由人或自然所开发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地表景观,是园林中美感的主要来源,也是园林发挥其审美作用的主要元素。例如,中苏园林中最常见的小桥,如水、窗等,可以指的是景观设计中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相结合所产生的景观。
从本质上讲,园林设计就是通过人的智慧来协调人、自然和建筑,从而增强其美感,发展生活情趣。风景园林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例如,古代宫廷园林有四季的草木凋零,也有灰尘和花椒房。园林也参与人类的生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审美精神环境。比如,中国古典小说有幸有了园林色彩,从而谈风雪。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也得到了发展,融合了现代景观设计,并发展出许多新的丰富内涵。
2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特点
2.1 与外部环境完美融合
中国园林更注重山川,即使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景观,也会主动创造,但这种景观在自然环境中并不突兀,并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在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国园林都以景观为主要设计框架。可以说,景观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是设计的点睛之笔。通过景观的合理配置,可以给人们带来多种感官体验。
例如,假山,这是非常常见的中国园林,可以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使假山看起来真实。假山所用的材料虽然都是园外的,但需要从材料和造型上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仔细的堆放可以给人一定的层次感。它似乎回归了自然,充分发挥了山水之美。这是中国元素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可以使人们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
2.2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学者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直接影响了风景园林的建筑特色。看似简单平凡的建筑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文人性格内向。他们提高自身修养和品格,达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效果。因此,园林建筑中有许多人文景观可以帮助他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因此,园林景观在布局和结构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比如花园里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不是随便种的,而是精心挑选的。美兰、朱菊作为“花中四君子”,一直出现在园林建筑中。在书房的窗前栽种竹子,会提醒人们刚强、挺拔、柔韧的品质;园内种植梅花,除了具有寒冬赏花的功能外,还象征着高贵、不怕寒冷、不与世俗和谐的品质,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些植物所代表的精神是园主精神的外在化,是展现园主品格和情趣的窗口。
3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
3.1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自然元素的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突出人们的生活观念。在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元素的重要性,但仍有许多设计单一使用自然元素,无论是在品种的选择上,还是在设计水平上,都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此,在运用自然元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艺术感的追求应该体现大众的审美要求;保证布局的合理性,使设计水平得到完美体现; 注重色彩搭配,使其与周围建筑形成统一的风格,这也是未来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
3.2 注重人文关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服务大众,更是为了文化的延伸和发展。景观作为一个外来词,强调人工景观对公众的吸引力,但容易忽视景观的内涵和文化理念,导致一些景观设计缺乏生态化、人性化的理念,但园林在中国历史悠久,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亭台楼阁。在古代,园林设计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欣赏趣味,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没有人文关怀的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景观设计为老百姓服务。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重视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为其未来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3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探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园林设计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3.1充分发掘和体现中国文化资源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多元、融合将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园林设计也难逃这样的命运。然而,追求多元包容的精神,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国拥有优秀灿烂的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这些优秀资源。它是中国景观设计的一大利器。对于不同的地区,他们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创造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弘扬地方文化特色,创造独特的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掘民族文化将是未来中国景观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
3.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中国园林设计虽然主要侧重于文化领域,但不能忽视与自然的结合,也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生态环保的理念。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大有机体,必须具有与生态自然同等的功能。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原则,植入低碳环保理念,学习新的清洁能源和新型雨水收集系统。景观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美丽的表面造型上,而是要把它构建成一个具有有机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的生态系统。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包括美学、建筑学,还包括环境科学和城市规划。在我国,景观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主题展示,而是对当代审美趋势和生活需求的综合表达,这种综合表达被定义为现代城市景观艺术的最终目标。因此,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景观艺术、公共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的表现。它也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除了要统一协调,还要有视觉冲击力和美感。景观设计的语言也应该是视觉传达的语言。它除了建立基本的协调性外,还建立了一种整体的视觉组织形式,通过不同的视觉色彩元素向公众传达信息。目前大多数景观设计注重协调设计,容易忽视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色彩元素。在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中,除了要了解相关概念和特点外,还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创新设计内容的优化,使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中国景观设计才能继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 2018 (2)
[2]金柏仁.园林景观中自然要素的分析[J].现代园艺, 2020(17)
[3]李涛.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研究[J].现代园艺, 2021 (12)
[4] 陈少明.园林中光影的美学探讨[D].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8
[5] 胡又丹.展望未来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6, 5 (3) :45.
[6]吴才岳.分析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J].现代园艺, 2018, 6 (2) :102.
[7]邵熠, 汪彦辰.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启示[J].现代园艺, 2018, 4 (6)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