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 王国明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王国明
[导读]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受施工工艺不当、原材料配比不科学以及外界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

        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分析
        王国明
        驰风(山东)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受施工工艺不当、原材料配比不科学以及外界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通常情况下,裂缝在产生初期并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裂缝会不断延长和扩大,并危害建筑结构,如此不仅会增加处理难度,还会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施工单位提高质量防控意识,强化混凝土裂缝预防和处理力度,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房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引发原因


        引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施工环节增多,一旦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严重威胁到工程质量。建筑混凝土工程已成为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多重特殊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工艺等方面的不合理,会导致整个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甚至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危害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的正常使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混凝土裂缝问题得不到根本的控制,长时间的施工会导致整个结构受损,破坏整个建筑。所以,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加强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处理和有效管理,施工前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种类是否合理,在配料过程中还要科学、细致、认真地进行检测,并根据周围环境气候温度的变化,动态地调整混凝土配料方案,避免施工后建筑结构出现裂缝。
        1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温度变化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部温度、湿度的变化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影响较大,外部温度突然变化对混凝土内部的自收缩有较大影响。虽然热胀冷缩现象在混凝土结构中很难观察到,但是在大型复杂结构的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这种渐变变化无法控制。在浇注过程中,如果外部温度相对较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分不能被充分蒸发,就会大量凝集。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随外部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升高,由于内部存在大量水分,在蒸发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膨胀现象,反复冷、热交替会对整个结构材料造成一定的破坏,最终导致结构扭曲,出现轻微的裂缝现象。另外,内、外温差大也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建筑工程的结构逐渐复杂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体积相对较大的结构由于散热率相对较低,造成内部结构温度升高较快,外部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导致内外结构温差较大,混凝土结构内、外受力不均匀,如果受力超过建筑物本身的承受能力,就会引起结构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而且裂缝会随着内外部温差的增大而加剧。结果表明,温度不平衡,内、外差异较大,热胀冷缩是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
        1.2沉陷裂缝
        建筑工程施工中裂缝的类型有很多种类,其中有水平裂缝,斜裂缝和竖裂缝等,出现结构裂缝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有温度应力、地表沉降或者是养护过程不到位等都会造成裂缝的产生。沉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工民建过程中地基引起的,地基因为土质比较松软,或者是土质不够均匀,模板的支撑出现了松动,回填土等方面所影响的,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发生沉陷裂缝。沉陷裂缝通常都是深陷或者贯穿等形式,一般情况下裂缝的宽度和地基沉降呈现了正比,如果建筑的地基比较稳定,此时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陷裂缝程度就会不高。要想防止沉陷裂缝的产生,就要提高地基的稳定和安全性,另外,要确保模板的强度以及刚度,同时还要让地基所承受的压力均匀。另外,施工人员禁止过早地将模板拆除,要按照顺序。



        2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
        2.1表面处理技术
        建筑混凝土结构开裂后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是用预制的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对开裂部位进行涂刷。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应仔细分析产生裂缝的情况,对于裂缝较大且已产生不同程度变形的混凝土结构,一般不宜采用此项技术。该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那些表面较轻的裂缝类型,通过在表面刷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等方法,使其渗入混凝土结构内部,以达到修补混凝土结构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所用混凝土砂浆的标号应高于所用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标号。
        2.2开槽填补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裂缝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混凝土裂缝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措施。如果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裂缝较大,则可以选择开槽填补处理技术。然而,这种技术虽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裂缝处理数量。如果数量过多,需要增加开槽面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选择该技术时,首先需要保证裂缝数量有限。在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专用的开槽器设备,在混凝土裂缝位置凿出3cm~5cm的“U”形或“V”形凹槽,而后将填充材料填入凹槽中,并抹平处理,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树脂砂浆材料、水泥砂浆材料、沥青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都能够很好地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进行处理,以此提高裂缝处理效果。
        2.3灌浆法
        配备好浆水物,并将其灌注到混凝土裂缝中的方法即为灌浆法。灌浆法利用的是浆水物的扩散和固化作用。固化后的浆水物黏度较高,能够牢固地黏结在混凝土结构上,从而和原混凝土结构形成整体,达到补漏的效果。环氧树脂浆和甲基丙烯酸甲酷液是灌浆法常用的化学物质,聚氨酷等是常用的堵漏化学浆液,这些物质都能够达到混凝土强度恢复的效果。
        2.4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
        为提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还需要工程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如做好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布置、混凝土供应车辆布置及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备管理,并且,还需全面落实白班、夜班值班管理,另外,工程管理人员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职能,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全过程监督,若发现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或施工现场发生突发状况、紧急问题,需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以促进其能规范开展各项工序施工,另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
        2.5涂膜添补法
        涂膜添补法适用于混凝土当中裂缝较小的部位,进行填补时,首先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清洁,避免由于杂物影响填补的过程,清理出大块的杂质后,将修补剂涂抹在表面,冷却形成修补膜。涂抹的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底层和主层的涂抹,以上两处为容易再次出现裂缝部位,因此涂料要进行多次涂抹,并且以垂直的方向确保涂抹均匀。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完整性,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优良的效果。但是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我们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修补办法,很容易出现裂缝扩大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为此,相关工作者应当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有效监控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军.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与防治策略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0,No.335(24):20-21.
        [2]韦茂.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探究[J].城市建筑,2019,016(027):187-188.
        [3]尹丽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轻松学电脑,2019,000(01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