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合理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陈淑娴
[导读]

陈淑娴
(兴化市中医院;江苏兴化225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合理应用期间凸显的系列问题,研究具体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2月~2020年03月收治的44例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制定应对措施;结果:对合理用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8例表现为未辩证论治;11例表现为用法及用量错误;8例表现为中西药联用错误;7例表现为中药炮制不当;同其他原因所占比例对比可知,未辩证论治所占比例较高(P<0.05)。结论:在我国,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合理使用中药及中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应用中药期间,对于有效、安全、经济以及适当原则需要充分遵循,根据需求将中药合理应用力度适当加大,并且不断将健康宣教力度充分加强,对公众正确用药意识进行培养,以对于理想应用效果的获得做出保证。
   本次研究将针对我院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患者探究不良反应形成具体诱因,以采取应对措施,对不良反应获得显著规避效果,探讨中药合理应用期间凸显的系列问题。中药于众多疾病治疗期间表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将其同西药联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能够将病症疗效显著增强。对于中药而言,即使呈现出药性平和的特点,但是仍然会呈现出不良反应的现象,对此就公众认为中药应用无不良反应的错误理念予以纠正,将遵医依从显著提升,对用药安全加以确保,意义显著[1]。 
   一、资料与方法
   本次实验对这44名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治疗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收集这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对于造成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总结,其主要包括没有以辩证论治的思想进行中药合理治疗,对于中药在服用过程中关于其剂量的服用没有按照服药标准进行,对于中西药的共同使用没有做好分析研究,有的中西药之间会相互排斥,对于中药炮制品使用不当[2]。结合上面分析所得的关于造成中药服用不合理的因素,在下文对其合理用药的措施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促进本院临床治疗中保障中药的用药更加科学。
   2.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所有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患者结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不良反应比例)以n(%)表示,行X2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对合理用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8例表现为未辩证论治;11例表现为用法及用量错误;8例表现为中西药联用错误;7例表现为中药炮制不当;同其他原因所占比例对比,未辩证论治所占比例较高(P<0.05),见表1。


    三、讨论
   对于中药合理应用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将中医理论作为指导依据,对药物有效、安全以及经济适用做出保证,其原则体现在中医辩证施治理念方面。针对方药配置的合理性做出保证,对于中药保健治疗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做出充分保证。通过实现临床中药应用的合理性,对于药效充分发挥能够显著促进,使得药物针对人体产生的系列损害获得最大程度降低,从而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充分维护。但是如果未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则也会对患者造成系列中药危害的现象,例如给药途径不当、药物来源以及医师用药错误等,均会导致患者呈现出中药应用不良反应的现象。
   对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一,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辨证论治,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该方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在中药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先对患者的病症精准确诊,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否则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可能不仅对疾病没有作用,还会发生副作用,因此医生应该重视该方法的应用[4]。其二,对于用药的剂量以及用法要合理。患者在服药期间应该按照医嘱服用,不能自己私自决定增加或者减少药量以及服药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及时调整服用的剂量,对于毒性比较强的中药配药过程中不能马虎大意,药师应仔细称重并在此核对确认。其三,合理并用中西药,中西药合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合用不合理,也会发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应该谨慎配药。作为医生应该具体学习中西药知识,对中西药各自的药性以及药效有全面的了解,防止中西药共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其四,对于中药的炮制方法应该严格检查,对于中药的治疗过程中恰当的中药炮制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药效,有时对中药进行炮制加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毒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结论
   通过对本院中药不良反应处方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常见问题的发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是可以规避掉的,具体措施包括:①合理的辩证施治:在对患者选择中药进行治疗期间,需要就患者的具体病情表现展开针对性用药治疗,这就需要医师针对患者病情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从而做到对症用药,进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②对于用药方法以及用量需要严格把握: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仔细斟酌中药的用法用量,如区别外用与口服中药;药师在调配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药品调剂规定,熟悉常用中药用法用量,明确十八反、十九畏,对于有疑问的处方,应及时与医师沟通,核对确认后方可调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避免擅自增减药量,造成中药不合理应用。③对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加以确保:在对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时,应充分了解各自药物特点以及禁忌情况等,对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及相互作用充分掌握[4];④对于中药炮制进行明确规范:对于中药炮制的正确性需要作出充分保证,需要在对药物特性了解的情形下,充分掌握药物具体的煎煮时间以及煎煮温度,从而充分降低药物自身毒副作用。此外,需要将炮制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充分加大,以对药物质量作出保证,将药源性疾病率显著降低,使得中药治疗作用获得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椰,黄必德.合理用药干预前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分析及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3):373-374+377.
   [2]管鸽,茹闪闪,荣春蕾.临床药师对改进基层中医院中药合理应用作用与工作内涵[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21):1589-1591+1596.
   [3]宋月薇.探讨中药饮片调剂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02-203.
   [4]李晓春.调查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7,33(04):110-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