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7241988052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水平提升,对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逐渐提高,施工技术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其本身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技术性的工程,要求施工人员运用专业的技术,这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内容。本工程案例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期的施工工作,还要将其与质量控制相关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控制生产成本,优化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能够通过合理的混凝土强度,制定合理的控温措施、分析温度建模。
一、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成因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材料或者模块的一些生产制作及其运送的时期,一些步骤的处理不当,经常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这些成因往往出现在制作,脱模和运输。这些过程中产生的无规律裂缝,这些同样是混凝土工程项目上关于混凝土方面常见的问题。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样化的,裂缝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随产生的原因而异;裂缝的大小、长短、深浅不一。在整个工程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脱模翻转的作用所受到的震动比较的大,或者是因为地表的结构不均匀,使得地表混凝土的开裂,在整个混凝土构件在成型的过程中或者在拆模的过程使得整个构件受到了剧烈的震动因而影响到了整个构件形成开裂状态。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往往由于构件模板在没有完全湿透的情况下进行浇筑因而影响到了整个混凝土构件的成型,因而在整个混凝土构件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开裂等问题的影响。在模板的使用过程中的与整个混凝土的粘结,当模板在大量的吸水后会使得模板发生膨胀,通常容易将构造物的墙柱以及梁角完全开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一些拉应力的情况,这就会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一些部分开裂的情况,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混凝土的构件出现水分蒸发的情况,在这种水分蒸发的影响下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裂缝的现象。由于混凝土表面构件是直接露天放置,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环境因素会对这些构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其表面的湿度出现变化。在工作人员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限制而出现一些材料没有配好的情况,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整个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通常会过度的进行搅拌,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使得混凝土表面的含水泥砂浆的量会比较的多。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在工程项目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前,要认真的检查混凝土浇筑的模板,通过检查模板找出影响混凝土浇筑的主要因素。通常在检查模板时会发现模板中会出现许多的缝隙,当发现出缝隙时要及时的对其进行修补工作避免影响整个混凝土的浇筑工程。同时在模板的使用过程中要将模板密实化达到减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泄露木模板在使用过程中要时刻的保证木模板的湿透性。在钢模板的使用过程中要保证钢模板在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的干净。对混凝土进行捣实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对版面的抹压,在目前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出现初凝的状态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就会进行二次碾轧,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很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能够很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露天环境对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主要储存在露天环境中,为了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护作用,可以在混凝土上覆盖草帘,草袋,沙土等。同时可以定期的进行洒水等工作,这样就能够时刻让混凝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在振捣器中加入混凝土,使用棍棒进行均匀捣拌之后,一旦混凝土出现泛浆,并且在振捣中部出现下沉的情况,就可以停止振捣。
三、基础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实例
1、基本工程概述
本工程在施工中要保证,布置剪刀墙结构是稳定的,所以四周基础埋深为-10.94m,除了四周基本埋深需要考虑,中心简体部位埋深为-11.21m,这也是浇灌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基础底为菱形,东西长度为70.12m、宽为46.59m、厚度为1.70m、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建筑物的框架结构稳定才不被破坏,发挥建筑物的正常功能。混凝土体积为4900m2,使用防水混凝土,满足建筑物的质量要求,在以后投入使用后,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
2、温度应力控制难点
(1)本工程中的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为-9℃~3.0℃,测温工作需要专业的测温人员,使用检测设备,将测温线按照一定速度位置进行预埋。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对建筑物进行保温处理。通常的保温措施是在混凝土凝固时,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混凝土因脱水而出现干裂的情况。
(2)本工程为减少浇筑层厚度,在施工中尽量不采用冷却水管,以此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峰值和优化大面积混凝土分层施工方案。减少浇筑层能够满足施工中基本温控的要求,提升施工效率。
(3)本工程的基坑较深,浇灌混凝土时,底部混凝土容易出现离析和塌落度难控制,需采取更加合理的混凝土配方比和施工方案,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能。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基础上,减少混凝土塌落度。
3、混凝土配比的选用
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温差不同,所针对不同的混凝土温差温控措施要全面考虑,顺利施工的前提是混凝土材料的合理配比,为建筑工程减少施工阻力。水泥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可能存在误差,对其进行分析、识别并进行调整,从而对未来的施工质量问题做出正确地解决措施。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关于水泥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的步骤较多,程序较为复杂,任何一个施工环节的改变,都会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性能。
(1)保证建筑物耐久性的基础上,降低水泥量,因为水泥使用量不同对混凝土的最高升温造成影响,所以水泥量是最主要的温度影响因素。
(2)掺粉煤灰,对于大面积混凝土控温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多种材料的混合应用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在水化热过程中延缓释放,进而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比例(单位:kg)
.png)
(3)改善混凝土体积的稳定性,运用具有粗骨科的混凝土,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抗裂性能,要根据实际工程的混凝土用量,调整粗骨科的含量。
(4)要选择对温控有利的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比例合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对基础混凝土配方进行设计,确定各材料的比例达到施工方案的标准,如上表所示。
四、基础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分块施工
本工程所用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或者施工所用的模块,由于外力作用或者生产中一些步骤处理有误,造成混凝土在未使用前就出现产生裂缝的情况。由于基坑较深,基坑的长度和宽度都受到影响,纵向净长69.8m,采用泵送混凝土,优化材料配比,保证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技术实施必须和施工环境客观状况相结合,将潜在的因素考虑在内。材料采购要选择口碑好的材料供应商,这样能够保证选择材料的科学性、合理性。
2、本工程基础大面积混凝土温度测试方法
施工人员安排好混凝土养护时间及施工进程,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本工程根据浇筑块温度与应力的分布规律,测点要布置在浇筑块两个对称面上,测点竖向底板的厚度为-0.3m、-0.2m、-0.8m、-1.1m、1.23m、-1.4m、-2.0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345min,浇筑混凝土时每隔2h测一次温度,蓄热养护期间4h测一次温度。
结语
总之,在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技术进行研究,以提高施工质量为目标,所以施工单位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施工技术,考虑到综合效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
参考文献:
[1]宋晓莉.工民建筑施工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研究[J].居业,2017(08):87+89.
[2]吴迪.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