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娥
福建省晋江市灵水中学
课题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课程标准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分析 本课出自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第五单全是写景记事的名篇。此次写作课在学习了本单元之后进行,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将课文中写景抒情的方式应用到生活写作之中。本次教学重点在让学生掌握游记写作的一般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并表现景物特点的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走进风景,了解民风民俗,积累真实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努力做到条理清晰、特点突出、情景结合。
学情分析 学生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时进行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作文训练,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游记作文训练,犹记得该次作文训练,学生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观察不够仔细,不能多角度的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神韵,进行联想与想象。因此,学生对写景作文有一点畏惧心理,而写景只是游记的一部分,游记还涉及到作者的游踪,还要交代游览地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历史人文……难度更大。
教学目标 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2.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3.引用浏览地的有关知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色彩。
教学难点 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趣味导入 1.导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中还有诗和远方。”而到达远方就是旅行了。接下来考考大家,猜猜看下列图片是晋江哪个旅游景点?
2.展示图片,猜景点晋江各大景点名称,说说该景点有何特色、典故传说?
景点1:五里桥
景点2:五店市
景点3:草庵
1.游戏:看图片(三张),猜景点,说特征。
景点1:五里桥
景点2:五店市
景点3:草庵
2.谈自己的感受、启发。
学生1:五里桥——石桥、小亭、“天下无桥长此桥”、历史悠久、端午节抓鸭子……
学生2:五店市——闽南古建筑、红砖古厝、石马、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闽南风味小吃……
学生3:草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尼光佛坐像、摩尼教寺庙、农民起义活动…… 1.游戏激趣,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激发口语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同时为领悟重点突出埋下伏笔。
2.利用蒙层,逐渐展示图片,让学生有意识抓住景物特征。
组内分享
评价修改 1.倾听游历,共享美景。
交流景物特征,分享观察感受。
(1)教师:什么是景物的特征?
明确: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别的地方没有或者不会一样。
(2)描写景物如何突出其特点?
明确:
一是景物本身的特点,某种景物与其它景物形态不同,同一景物在不同季节与地域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状貌。
二是突出景物的情感特点,景物因人的主观色彩而异,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反映。这与观赏景物者的修养、心境和审美情趣相关。
2.聚焦问题,自评互评。
(1)拍照上传习作,展示学习评价表,根据umu统计评价结果,引导关注修改点。
(2)板书小结:
写作 学写游记
表述有序(骨骼)
重点突出(血肉)
珍视情感(灵魂) 1.随机抽取1名学生(甲)展示自己最欣赏的风景(可以是前面环节中介绍的景点,也可以是另行选择的照片,简介景物所在景点及自己的游览经历)。(学生可以借助晋江市3D全景旅游路线图导游介绍)
2.生生互动、评价、修改。根据是否抓住了景物特征、感情流露等相互评价。(umu在线互动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https://m.umu.cn/ssu_2swLp9d86
3.学生修改文章。 1.利用动态的图片展示以及学生讲解,训练学生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来介绍,解决教学重点一、三。
2.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既是自己梳理思路、确定选材的过程,又是同伴间互相启发、唤起共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过程。如此,自然无痕地完成将语文课堂与生活的无痕对接。
滚动修改升格游记
1.组织修改;参与讨论;点拨提升。(展示学习评价表)
2.展示优秀作品《灵源山风光》——视频、文字,经典引领。
3.指导学生完成《学写游记》知识构建。 1.学生(甲)同台展示自己的修改后的作品。(其他学生在线二次互动评价)
2.说说《灵源山风光》中写作顺序和引用手法,再次动笔修改。
学生1:空间顺序——介绍灵源山地理位置、移步换景……
学生2:按照定点观察写出山中景致……
学生3:引用陈友谅传说,增添神秘色彩,吸引读者……
学生4:引用《陋室铭》诗词,增添文学色彩……
学生5:抓住灵源寺雄伟、层次分明等特征……
学生6:借助数字说明,给人具体清晰的印象……
学生7:以游客身份侧面描写烘托灵源山景色优美……
……
3.完成思维导图,小结《学写游记》技巧。
1.在线互动评改:改变评价主体,及时关注聚焦问题,明确写作中的优缺点,反复修改,形成增值性评价。
2.根据中心取舍材料、引用浏览地的有关知识、合理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解决教学重点二、三。
3.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为充实及丰富话题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表达的技巧,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游记的兴趣。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相长。
课堂小结 结语: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北岛《青灯》
愿同学们在生活的旅行中,找到自己的世界,活出自己的生命态度。 倾听感悟 回顾所学
理解掌握
作业布置 下课之后,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记继续升格,最后将完成的作品张贴在班级学习栏!
课后训练 立足语用,定位写作,在具体实践中学到游记的精髓。
学习评价表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学习评价量表(UMU在线评价表)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改进方法或
修改意见
所感 所感是否可见?
所感是否由“所见”引发?
所至 游踪是否可见?
所见 详略是否可见?
特色景物是否可见?
相关知识是否可见?
板
书
设
计
本教学设计是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信息化2.0时代初中写作课堂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