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邓妙
[导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近年来教育体系不断改革,数学作为贯穿于学生时代的重要学科

        邓妙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县大同第二学校,湖南省长沙市410011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近年来教育体系不断改革,数学作为贯穿于学生时代的重要学科,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课程之一。小学是学生走向校园生活的第一阶段,同时亦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良好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针对传统教学理念存在的缺陷,丰富教学手段,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致力于打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在课上课下一体化学习数学。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一起展开讨论小学数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对策。
        关键字: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不仅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数学学习内容中最贴近生活的一部分,学好小学数学对日常生活是有着极大帮助的,因此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1]。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往往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其概念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负面情绪的一大原因,但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相结合,这种情况就可以迎刃而解,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生动的生活情境,不但方便了学生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它的知识点并不像语文学科一样通俗易懂,反而十分抽象,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点,认为数学不好学、学不会,学生还没开始学就对数学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是很难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当然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进步。还有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学主题不够明确,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导致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生活情境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相对是很简单的,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很多知识点是贴近生活的,将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不但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数学,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对生活的影响,还可以将数学拉下“神坛”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复杂而抽象的[2]。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全新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的固化思维,实现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打造高效课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生活情境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概念
        学习数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它的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将课本中的概念先向学生讲解,然后再通过做题等方式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做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点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这种方法弱化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可或缺。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尝试在讲解数学概念之前,通过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考,再系统的讲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 “乘法和除法”时,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发问,首先问一问学生“一天吃几顿饭”,然后再问学生“一周吃几顿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乘法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思考“30顿饭要吃几天”,借此引出除法的概念,最后教师系统地讲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在进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糖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师可以拿出100颗糖果,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分配要求,让学生在分配糖果的过程中理解该知识点,最后再系统讲解概念。这种先让学生思考再进行数学概念讲解的教学方法,比以往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对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有着极大帮助。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
        在生活情境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数字的应用,加法减法,到钟表的认识……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生活这个天然的学习场景的配合下,高质量的展开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情境照搬课堂,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活动,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小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3]。
        教师可以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市场”,“市场”中放置与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关的物品,例如,在认识单位时,教师可以分别放置与 ‘克和千克’、‘厘米和米’有关的物品,然后让学生在“市场”寻找与单位对应的物品。在学习“简单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市场”中进行买卖,通过对采买物品金额的结算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知识点都可以融入生活情境,这种教学方法既通俗易懂,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数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真实体会数学的作用。
        (三)结合生活情境,加强课后运用
        课堂上教学完成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课后巩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后巩固多为让学生做题,虽然通过做题可以让学生消化知识点,但这种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最优选择,在小学阶段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生活情境有关的任务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
        例如,在完成了“多变形的面积”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或是以小组为单位计算生活中的多边形面积,这个多边形可以是学校的操场,家里的桌子,路边的花坛……在进行下一次课前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计算过程的遇到的问题或是经验。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巩固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数学思维。
        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数学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因为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存在,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所以为了更好的展开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需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在生活情境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改变传统课堂中“零互动”的僵硬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化安.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0(48):117.
        [2]张梅.关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70-71.
        [3]王正巧.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农家参谋,2019(24):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