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
宜兴市徐舍中学 江苏省宜兴市 214241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高中党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开展高中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党史教育;优化策略
党史教育的有效组织对于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然在党史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在高中阶段的党史教育中,主要内容为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时代背景。因此,班主任要准确把握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育途径。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高中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党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联系实际、自我批评、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并且孕育了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优秀的思想精神。这些优良的作风与精神,对一代代中国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高中生正处于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通过党史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与言行产生积极和深刻的影响。
第二,有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当前正处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这一进程中,青年学子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开展党史教育,有利于引导高中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
二、高中党史教育有效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完善长效机制
在党史教育中,宣传教育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直接途径。因此,班主任应该准确把握各种教育契机,并且要充分发挥不同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以此来形成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这样一来,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提升党史教育的质量。
如:我会以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在班级中组织“党史知识学习周”活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我除了会直接向学生讲述党史知识之外,还会邀请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到班级中进行讲座。此外,依托学校的班级管理网站,我和其他教师共同开辟了党史学习专栏,并鼓励学生在专栏中进行学习与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保障了党史教育的时效性。
2.融入学科教学,提升教育质量
党史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需要贯穿于高中教育活动的始终。班主任应该明白,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充分保障党史教育的延续性。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党史教育的内容融入于学科教学中,并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蕴含的党史教育内容。从实际的教育效果来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党史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如:历史学科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土地革命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
3.丰富实践活动,促进感性认知
为了提升党史教育的质量,应该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而是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为此,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并使学生在积极的践行中提高认知效率。
如:在“党史知识学习周”活动中,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我组织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唱红歌比赛、党史知识竞赛、“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征文活动等。此外,在校外生活中,我会鼓励学生到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这样一来,可以弥补学校党史教育的不足,使学生对党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4.注重隐性途径,优化文化氛围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的教育方式。开展隐性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改变学生总是以应付、被动的态度接受教育的情况,从而有效落实各项教育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充分隐性教育的功能,并准确把握隐性教育资源,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党史教育的效果。
如:在班级文化中,班级“软文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因此,在班风的建设和班规、班训的设计中,我会参考党史教育素材。比如“实事求是”出自于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表达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而在班风建设中,我同样提出了“实事求是”的要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党史教育。
综上所述,高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党史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应该不断探索党史教育和高中教育的结合点,以此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嘉懿.论高中学校推进党史知识传授及教育[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00 (010):P.7-7.
[2]向泊桦.高中历史课堂内外与党史学习之浅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0):18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