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晴
广西南宁隆安县粤桂小学
【摘要】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数学文化独树一帜。小学期间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计算。计算也反映出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助于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良好的计算能力要从小培养。学习数学计算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丰富其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正文】小学是人们认知万物,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在小学学生可以学到基本的知识,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培养其逻辑性和创造能力。在小学时期,学生首先要认识数字,再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数学学习有抽象的部分,比如数字计算,也有形象的部分,例如空间计算。笔算和口算是我国小学教学的基础,几乎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本文将讨论小学数学计算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学计算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计算能力对于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性
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很多的部分,考试过程中,计算题占据一大半,也是相当重要的,有时因为计算的不准确就会导致整个题目的解答出现错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以及之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占重要地位,也是为以后中学和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两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作用。由于计算本身就是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计算能力的增强,对实际生活中也有很重大的意义,可以为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学生需要在小学数学阶段完成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还有混合运算等多种计算的学习,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可以说是计算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数学水平的高低。所以计算能力对于学习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另外,小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这时候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的话,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很难改掉,因此教师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也要引起注意。数学的学习就和平时盖房子类似,小学数学就等同于这个房子的地基,而计算能力是打好地基的关键,如果地基不稳的话,日后学习数学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计算能力对于学习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数学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都处在儿童时期这个阶段,他们通常贪玩、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难以提起兴趣。或是在计算错误后感到挫败感,小学生很难注意到很多方面,他们的注意力通常很不稳定,并且容易转移。小学生通常很难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只能片面的感觉到部分的事物。
因此,他们很难对事物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无论是在抄写审题还是在计算答题的过程中,他们经常观察不仔细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对很多事物,他们只有模糊的印象。这时候他们就经常感知到错误的信息,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马虎”。而教师的学习任务较重,通常难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照顾,而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很差,学生缺乏思考,无法培养其数学思维。而计算相比于数学其他部分的内容又略显枯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对计算提起兴趣。
2.2忽视口算和估算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笔算占了极大的部分,而口算和估算经常被忽略。可以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而估算通常应用于选择题。在笔算的基础上,学习口算和估算,可以大幅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不使用口算和估算。结合口算和估算运用笔算,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
2.3难以使用简便方法
很多学生都知道简便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给出学生简便方法,他们能够应用到计算中,但是当他们看到计算题的时候,通常很难想到用哪个简便方法。有一种说法说懒人更容易学会数学,因为他们懂得使用简单的方法。数学在学习中有很多简便方法,如交换律、结合律。
三、探究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3.1抓住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兴趣
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了现代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新课标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前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辅,教师满堂灌。现在更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根据现代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就落在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上。教师之前的教育方式是基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虽然能在短时间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的准确性。但这种提升只是在机械的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和扩宽了对题见识的广泛性。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反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倦。所以,一线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打破原有的教育。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课时乘法运算中,这一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学生可以带有一定的兴趣,学习乘法运算,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加了学习的记忆力。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快速性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刻苦的训练,加之正确的教学方法。
3.2简化题目难度,提高计算速度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应用学过的知识点,找不到较为简便的方法,计算的时候只能按照最原始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难度也会加大,而且耗时较多,计算速度无法提升,还容易出错。而计算速度的快慢是计算能力高低是体现。学生通过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对题目进行简化,计算难度会大大降低,正确率也会随之提高,耗时也会缩短,这时同样的题目有的学生已经做完,而有的学生才做了一半。所以教师在计算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帮助学生总结简便方法,熟悉并掌握简便的运算规律,简化题目的难度,从而使得计算时间变短,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算得既快又准确。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计算规律等要点,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
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乘法分配律》的学习,需要教会学生乘法分配率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笔算运用竖式对其中的题目作出合理解释。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中,借助乘法意义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率,并且能从形式上正确表达。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练习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乘法分配率的运算经验,写出学生的错题库,并对其错误进行反思,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乘法分配率,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3落实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在教师授课完成后,学生应完成对应的计算练习。练习完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为学生布置巩固练习任务,能更真切的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结果设计之后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练习题目。
3.4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趣味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计算题的讲解过程当中,让学生进行参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上课由被提问变成主动提问。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思维形式。作为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出相对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案。上课前10分钟可以进行数学竞赛,教师准备好题目,两个学生上黑板进行PK,一共叫5组学生上黑板,计算快的学生有奖励,最后半个月评选一次计算王。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逐渐形成。
【结束语】紧跟时代发展,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化解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快速性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学生刻苦的训练,加之正确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J].小作家选刊,015(4).
[2]张晓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J].读与写旬刊,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