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组建中学生合唱团的意义及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张国岚
[导读] 合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艺术教育

        张国岚
        广东省台山市李谭更开纪念中学  529200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主要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因此组建一支中学合唱团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文化和艺术表现方面来说,合唱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能提升中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还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民族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中学生、合唱团、核心素养、重要性
一、组建中学生合唱团的意义。
(一)合唱的艺术含义
        合唱,它是集语言、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正式的合唱比赛人数是40—60人左右,伴有指挥,形式可以是有伴奏合唱或无伴奏合唱。它明确要求声音的统一性,要求各个高低声部之间的节奏旋律和谐,是目前当今世界上学术普及性最强、参加活动范围最广泛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活动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它在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处于最为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其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表现性和主导形式,它又被认为是一种彼此配合、相互促进和协作的整个集体性艺术。
(二)合唱团的意义
组建一支校园合唱团的意义是重要且深远的,曾经看到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校园合唱团的组建正是顺应了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潮流,它也是我国各中小学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现代音乐的基础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让我们的音乐教育充分地渗透于学生的素质之中,在对音乐表现艺术的培养和表现演唱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别能力和音乐技巧。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广大学生的乐趣和团队协作精神,陶冶情操,开阔视眼,使广大学生在自身的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我国现代化的音乐课堂具备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
二、组建中学生合唱团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个好的合唱团演唱作品时要做到扣人心弦、娓娓动听、身临其境,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多年的“临时合唱团”,即有比赛任务就从学生当中挑选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比赛,长期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近几年来,我不断学习合唱这方面的知识,结合理论在平时在排练当中适当运用,并组织合唱团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长期训练。
        1、提高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的前提是先学会基础的音乐知识,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校学生在音乐方面是零基础,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简单的识谱与听辩,训练中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记住音阶的音高走向,能更直观地理解音与音之间的距离。
        其次音准与节奏的训练特别重要,合唱中的声部多而丰富,学生在唱单一旋律时音准都很好,一旦进入多声部学习,就会出现“打架”现象,声部之间相互干扰。在训练时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分声部练习、合作学习等解决合唱中的一些难点,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在日常排练中我会找一些优秀的比赛视频给学生观看,欣赏优秀的合唱团演唱,体会人声的美、声音的统一性与融合性,使学生的欣赏水平进一步提高。只有提高欣赏水平才能提高演唱能力,长期的高雅艺术熏陶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2、培养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
        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息息相关,演唱作品是必须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歌曲的思想感情。

我校的合唱团主要以初中部为主,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童声合唱的后期,是他们进入童声艺术发展的最佳阶段,理解能力和表现力都比前期要好,选择作品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
        以《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曲为例,结合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歌词展现歌曲的艺术表现力。这首合唱歌曲的结构是三部曲式,第一乐段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与激情,表达了雷锋对党的无限热爱与赞颂。第二乐段充分地突出体现了现代人们对新旧社会的剧烈变化进行对比,时而哀伤凄凉,如泣如诉,充满了人们对旧社会的种种怨恩愧疚;时而壮怀激烈,字词并茂文笔铿锵有力,表达和突出了雷锋追随中国共产党名义闹革命的坚定决心。第三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的旋律主题,加深了当时人们对这首旋律的真切感受和深刻印象,并把整首音乐推向高潮,再次强调了这首作品的中心思想。作者用了三种情绪歌颂党和国家,表达人民对党和国家的给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激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党和国家。
        唱好一首歌不仅仅是唱好谱,还要把歌词反复斟酌,在演唱中如何咬字、用怎样的声音演唱。丰富的情感表达与深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和语言的厚重,提高了自身的演唱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现在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学生课业比较繁重、压力大,一些同学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自我”的倾向,还有一部分的中学生都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
        合唱作品大多数都包含了优美的旋律,歌曲内容积极向上。有对幸福生活的赞美、有对大自然的赞叹、有对祖国的歌颂等等,这些作品丰富了人的情感世界,调节了生活的喜怒哀乐,有利于培养健康的情绪、良好的心境。且合唱作品中大多数是多个声部进行演唱,需要我们的学生既要有独立声部观念又要具备整体意识,不能太多地张扬个人的声音,要懂得如何控制和运用自己的声音,使整体声音达到统一性、融合性。合唱作品对合唱团员的整体观念要求比较高,合唱的音色、音准、力度、速度、节奏等不允许个别人突出,不能随意,每个合唱团演员在合唱团都需要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这样才能够达到合唱音乐的完整性与艺术表现力。
        在合唱团的日常排练当中,优美的旋律、复杂的声部、排练过程的艰辛,都是学生们为了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学校、老师、家长呈现出最优秀的作品,长期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变“自我”的倾向,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进步。
        三、结语
        近几年的合唱比赛中,我校的学生合唱团都取得了不错的比赛成绩,特别是2019年与2020年,两次均获得台山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良好的成绩离不开学生与老师们的刻苦训练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合唱团的歌声传遍了校园,学生们写在脸上的自信扑面而来,音乐课上大家都愿意快乐地、大声地歌唱。老师们惊喜地看到学生们的进步,性格开朗了、学习有劲头了、纪律也变好了,同学之间也相处融洽了,大家都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校园合唱团的建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创造了一种高品位的艺术氛围、精神气息,促进了我校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学》贺志朴、姜敏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指南.中小学音乐/张湘君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3、刁志君《童声合唱团组建与训练》网络课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