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董远平
[导读] 体育教学既不是让学生熟悉与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

        董远平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略钢九年制学校   

        摘要:体育教学既不是让学生熟悉与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放松心态而开设的娱乐课程,而是要从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寻求他们真正所感兴趣的的项目从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体育也不单单是一门户外活动的课程,应该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讲解一些当下的实时体育新闻,让体育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去了解的过程。因此,本文以小学体育的特点出发,分析学生体能下降与兴趣降低的原因,着重探究如何激发体育教学的兴趣策略。
        关键词:体育,小学,兴趣,多元化教学。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模式相对来较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多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同时缺乏教师的生动讲解,同时教学环境较为闭塞,缺乏班级或学校间的比赛竞争,这不仅导致削弱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的身体体能的锻炼, 不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及体育活动的学习与探究。
        (二)学生体能差异较大
        我国人口的肥胖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儿童体现最为明显。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能锻炼尤其是体测产生一种抗拒心理,表现为:自卑、不和同学玩耍、不能和家长以及老师进行有效的心灵交流,久而久之加大了学生之间体能的差距。
        (三)学生基数大,老师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通常来讲,体育老师都是同时带好几个班的学生,因此老师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从而忽略个别同学。因此便需要教师参与其中, 带动学生运动, 从而激发他们的运动意识, 教导关于体育的相应的小技巧。但是由于很多责任心缺乏的老师忽视及带领学生学习的能力不足, 以至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不能端正学习态度, 不能进行有效的认真锻炼,集体氛围缺乏。
        二、激发兴趣的策略
        (一)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积极引导他们参与锻炼,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身体上的满足。一是要精心设计活动。通过体育课、课间操、业余锻炼等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先行设计。二是要丰富组织形式。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以及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趣味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可以调动他们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改变评价标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教师用传统的体育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及格”。因此,我们对学生可以“不求完美”,让他们对学业有轻松的感觉,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二)观察学生的独特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比如喜欢打羽毛球的学生对开设的篮球课程兴趣平平,但大多数老师并不会观察到这一点反而加以训斥,从而更加疏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所以老师要综合多种教学模式,并且适当多做一些问卷调查,为不同的小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发觉并培养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的特长, 并培养他们在不同特长方面的发展,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各有所成。
        (三)鼓励性的教学模式
        中学生的心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他们会本能的对夸赞自己、对自己有好处的话语或事情亲近,并会心情愉悦甚至产生优越感。尤其是对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同时要营造一种气氛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的自主学习信心及自信心。
 (四)周期性的思想沟通
        要想办法去接近他们,但接近绝对不是传统式的询问,要让学生感觉对老师很亲近,和他们沟通思想,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会带给学生莫大的自信心并从心理上喜欢这位教师,从而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讲授的课程,这就大家口中常说的“爱屋及乌”。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给予帮助。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导他们体育的重要性的过程中,小学生才会认真思考这时有助于我们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体育,并指出在他们身上存在哪些潜力,使他们建立与人相处认真学习体育相关的技能的自信心。


        三、两种直接激发兴趣的方法
        (一)教材激发
        1、科学性
        教材激发的科学性即是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比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思想和注意力都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接受的新知识就比较有利一些,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教一些新的知识。一般接受新知识以后,学生们都想着尽快去尝试,那么为了迎合学生们的积极性,必要的运动在课中的时候是必要的。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们都比较疲劳,这个时候做点与课程结合的小游戏就非常地有必要。
        2、趣味性
        现行的教材或许会有一些单调、枯燥或者是重复的地方。对这些有弊端的地方进行改编,使它们体现出游戏性、竞争性和惊险性。小学生这个阶段年龄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胜心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仅可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课堂创造性,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非常的重要。甚至还能提高动作技术和陶冶情操,是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趣性。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200米的小短跑,传统的设置是起点终点,经过创新改造以后,我们可以这样做:全城跑,全程中带有竞技性的,比如其中可以参杂游泳,接力等。结伴赛跑、甩人赛跑等方式也是创新短程赛跑的方式之一,甚至可以折回跑,也就是分作两部分来作为学生们的竞技赛跑分值。
        (二)教法激发
        1.阶段激发
        阶段激发也就是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的注意力以及兴趣采用形式多样、有趣生动的教法,使得课堂的每一分钟,学生们都能保持高度的积极性。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学习兴趣为主,体育也是这样,为了能够保证学生们都能获得新知识,学到新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教师们对于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的把握都是非常的重要的。课间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很快地让学生们融入到教学氛围中来,教师可以更具提高嗓门,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等口号瞬间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可能学生们还没有从上节课的气氛中走出来,不妨先跑一两圈来试试,量不要太多,能够转化学生们的思维就好。在课堂的关键部分,教师们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和保持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的讲解。根据不同的课程制定出相关的有趣的游戏竞技,时刻让学生们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2、语言激发
        (1)采用表扬性的语言
        正面教育,表扬为主,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之一“这位同学很不错”“这位同学非常有潜力”“这位同学非常的勇敢”等等这些简短明了的语言肯定与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能给其他的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
        (2)采用引导性的语言
        无论是哪一门教学,都必须避免枯燥,对于体育教学相关的理论,比如身体的构造,运动点,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这些如果不结合其他的引导性的语言,学生们是非常排斥的。教师们可以在讲解这些理论的时候,加点相关的案例,有趣的相关的故事进去,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更好的接受,这也相当于是情景教育的一种体现。
        3、行为激发
        (1)激励行为
        教师在看见某一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可以对其微笑点头;当看见有所提高有所突破的时候,可以带头鼓掌,这些行为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体现自己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来激励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性的作用。
        (2)表率行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得有表率行为。比如正式运动服的着装,课堂开始的时候就会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教师们在课堂上优美动作的示范,也是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的表现。教师的良好的表率,会使学生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在这个榜样力量的鼓舞之下,奋发学习,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陈美媛. 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王嘉元.精心设计 激趣生成——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跳绳兴趣[J].体育师友,2011,34(06):5-7.
[3]邹美菊,李长志.水平一段体育课“情境激趣”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08):3-4+16.
[4][4]李国玉.实施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5):102-104.
[5][5]阮立本.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体育課的质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59(04):3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