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黄燕梅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注重听、说、读、写,要求学生要多去聆听

        黄燕梅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南木镇思竹小学竹满分校  537226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注重听、说、读、写,要求学生要多去聆听、善于说话、爱好阅读、乐于写作,而这四项能力的体现是基于大量的阅读 。阅读的品类繁多,幼儿绘本、少儿课外读物、语文教材、杂志、报纸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开展阅读。课内的阅读仅占阅体量极小的一份,但是其重要程度却是不可小视的,因为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只有在课内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寻找到自己中意的课外读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衔接;课内外阅读
        引言: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树根",写作是"树干"、聆听是"树枝"、语言表达为"树叶"。借助树的形状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能力要求做了划分,可以看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部分。很多小学生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遣词造句有困难、写作更是拖拖拉拉毫无头绪。而弥补这些不足的没有办法,就是提倡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因开展了研究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一、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问题
        在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现状进行分解之后会发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存在断断续续不连贯的现象。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关心课内教材的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的拓展。小学生从课内阅读获得的知识点太少,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不足会导致学生知识吸收比较单一,最终会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失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内阅读之后,帮助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籍进行挑选。由于小学生的鉴赏分辨能力有限,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为其选择健康积极、有正面作用的书籍,从而避免课外阅读滋生的一些新的问题。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信奉并追捧的信念,这就导致了在读书时课内阅读是首选,课外阅读可有可无。仅是以学业为主,而电子产品的诞生也同样错误引导了学生的不良兴趣。因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不能仅仅从教师,学校,学生方面出发,更是要以家庭为主,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来开展。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研究时,课内阅读的培养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侧重点,而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则应该以家长为主要切入点。
        二、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
        在小学生语文课内课外阅读衔接的现状中,我们得出教师虽然已经了解到了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方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以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拓展分配这两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需要教师在平常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里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进一步为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做好铺垫。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以将分配的情感投入到阅读中去,以便于和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在进行《草原》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草原》中的优美语句,将草原迷人的景色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无垠、翠色欲流。另外,教师可以选取现实中的草原景色作为教学材料。将课内阅读与现实情景相结合,将现实场景与课外阅读相关联。当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别致景色时便可以引发小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去阅读关于草原的课外书籍。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可以摘录一些优美的语段,并且从中可以感受到课外阅读所带给他们的愉悦感,这对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轻松的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衔接,尤其是在遇到和生活很贴切、很相近的场景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向往。
        (二)阅读能力的拓展
        阅读能力需要拓展,在拓展的基础上需要一定的基础。而这基础则是课内阅读的体现。课内阅读能力的来源是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在课内阅读时,教师需要从阅读技巧、阅读方式、阅读时间来引导学生,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完善了课内阅读的方法之后来拓展课外阅读,二者相结合来提高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一文时,很多学生特别向往鲁滨逊独自一人孤独求生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进行遐想。这一举动从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对于《鲁滨逊漂流记》全书的阅读兴趣。在拓展课外阅读时,就可以以这本书为例。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课外阅读引入到课堂之中,刻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致,将课内外阅读相互衔接。这也是拓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另一种途径。
        结束语:课内阅读重在稳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则是弥补了课内阅读知识片面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见识。在权衡了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平衡点之后,就可以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向。随着阅读水平的提升,学生写日记、写作文水平,表达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拔高。当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全面发展时,这棵"大树"才会枝繁叶茂展现勃勃生机。因此,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协助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经验不足,因此会导致学生在时间分配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时容易遇到瓶颈,针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讨论,还需要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徐敏美.(2017).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研究.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9期),55-56.
        [2]陈丽英;唐小兵;樊志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