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采用合适的方法,意味着建筑工程任务可以高标准落实。本文首先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关注点,随后分析具体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方法;分析
引言: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建筑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出路。因此有必要分析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应当采取的方式方法。
一、优化关注点
1.项目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事关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开展建筑工程之前一般制定有完善的建筑工程方案,规定每个阶段进度和完成的任务。在进度控制过程中也需要严格落实施工任务,若没有极为特殊情况,则应当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施工任务。进度控制是一项系统性过程,方案的制定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同时还要制定进度跟踪机制,对于每个阶段的施工任务进度需要实时跟踪,一旦发现施工进度未能达到要求的现象则应当立即督促追责,避免单方面施工进度延误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利影响。进度跟踪机制应当具有动态性,为调整工作保留充足的空间,同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保证进度跟踪体系顺畅执行。
2.项目协调。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涉及的部门人员数量很多,如果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性良好,意味着施工流程的执行效率进一步提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协调工作则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施工企业应当与主管部门之间做好沟通工作,保证建筑工程制度合理;与此同时要与市政部门积极协调,保证建筑工程方案规划与城市规划吻合,同时为建筑工程任务的落实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直接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单位类型较多,监理部门、设计部门等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样涉及到项目协调的要求,做好各个企业部门间的协调,能够妥善处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累积现象。
3.项目合同。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对各方面单位在建筑工程中承担责任、享受义务的“约法三章”,在建筑工程体系内部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管理最终效果。很多建筑工程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款说明不清,导致产生纠纷的双方各执己见,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效益。因此一定要重视项目合同的作用,详细规定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权利义务因素,说明建筑工程合同的执行方式以及有关的索赔事宜。项目合同管理要秉承规范、细致的原则,合同内容要做到不留疑点和迷惑点。另外要重视合同修订工作,明确合同修订的要求以及规章制度,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修订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优化方式
1.提升安全管理效力。安全始终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因素,施工单位应当以安全为抓手,建立服务于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并落实各项安全要求。在技术工艺选择方面也要体现安全原则,真正实现全面的安全体系。施工企业应当根建筑工程情况落实监督任务,同时建立责任追溯机制,对于落实安全任务环节的人员和部门要严格追责。
2.落实责任体系。建筑工程体系环节众多,原则上需要逐条落实工程任务。
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成的建筑工程体系包含很多分项工程,事实上对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很多的难点,管理质量有可能会下滑。在安全管理部分中提到责任体系的作用,事实上责任体系应当贯穿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情况建立多级垂直管理模式,项目经理管理所有事宜,每个分项工程也需要建立管理体系并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中一定要细化各项责任对应的人员部门,保证追责体系的顺畅落实;责任体系中要确定具体的管理内容,作为责任追溯的具体标准。
3.提升人员素质。人员是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执行者,人员的执行效果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能够完全落实,由此可见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施工管理体系中,在竞争机制的引导下鼓励人员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力和才能;竞争机制的引入同时要兼顾公平性理念,人员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中自由竞争,为建筑施工企业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升人员素质的另外一个抓手在于考核,人员执行的各项建筑工程行为都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考核机制着重发挥督促和规范的作用。人员执行任何建筑工程行为都需要规章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也作为考核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反之则应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奖惩措施的执行目的在于规范人员行为,施工人员应当在规范制度的引导下提升个人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另外要注意保障人员的基本权益,为人员工作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真正落实建筑工程的标准要求,由此体现人员素质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4.成本控制。建筑工程周期较长、体系庞大,必然会产生可观的工程施工成本,与此同时意味着理论上的成本控制点有很多,需要施工企业深度发掘并利用。例如在采购环节中注意材料的购买和选择,在确保施工材料质量过关的基础上,要合理控制材料的需求用量并掌握价格的变动规律,从采购环节达到控制成本的要求。施工过程与成本控制也是息息相关,施工企业原则上需要建立覆盖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控制思想落实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施工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控制施工费用收支非常重要,施工企业应当建立精细化的费用收支体系,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每项费用支出都要严格审核,费用支出内容一定要符合工程需要,杜绝不符合建筑工程需要的费用支出项目,达到控制开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效益的效果。成本控制不仅与财务部门有关,与建筑工程体系的全部部门都有密切联系。施工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深刻落实成本控制理念。
结束语: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全面、艰巨的任务,值得建筑工程单位深刻领悟其重要性,并在建筑施工活动中不断总结建筑工程管理经验,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的管理优化方式,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辛宇.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优化措施[J]. 广西城镇建设,2021,(03):88-89.
[2]何浩然.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J]. 住宅与房地产,2021,(09):164-165.
[3]褚年发.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与优化措施[J]. 砖瓦,2021,(02):117-118.
[4]邝静仙.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优化对策[J]. 工程技术研究,2021,6(03):139-140.
[5]李骏飞.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 居舍,2021,(0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