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朱宇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要重视提高相关技术水平。
        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要重视提高相关技术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且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准确度高的特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方便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食品添加剂;检测;应用
        引言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问题事件不绝于耳,比如“瘦肉精”“地沟油”,这让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更为凸显。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检验检测技术,HPLC有灵敏度高、高效且高压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1高效液相色谱设备结构及检测原理
        从高效液相色谱设备的构成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高压泵模块、进样器模块、色谱柱模块以及数据收集处理模块等。由于食品成分比较复杂,因此设备中的高压泵需要具有比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同时高压泵能够为样品通过色谱分离柱提供足够的压力。在设备中,色谱柱主要起到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分离的作用,同时设备中的检测器能够根据流出液的浓度来生成相应的光学信号或者是电信号。设备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能够将相关的检测信号直接反馈到屏幕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原理是,检测物溶于流动相中,流动相中的各组分在经过固定相时,会与固定相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吸附、分配作用,也可能是离子吸引或者是排斥作用,根据反应物的不同,反应强度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同时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中的停留时间也不同,从固定相中流出的顺序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以此便可以判断检测对象中的物质构成以及构成比例。
        2高效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添加剂可以提升食品的口感,且保质期更长,在食物制作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往往会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选择在食品中添加过量的添加剂,导致人一旦长期服用这类食品极易威胁身体健康。因此,为保证食品安全,抑制不法商贩的这一做法,需要对食品添加剂开展严格的检验检测。
        2.1高效相色谱法对甜味剂的检测
        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将甜味剂作为辅助剂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味道。通常,甜味剂主要分为两种,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些食品加工厂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甜度的需求,会采用甜味剂的方式增加食品的甜度,丰富产品的口味,促进销量。一般情况下,在食品中增加甜味剂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坏,但是如果甜味剂使用超标,便会危害人类身体。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要对食品的甜味剂含量进行严格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检测出食品中甜味剂的含量,这种方法已经被普及使用,通过该种方法检测,回收率在97.9%~107.5%,误差在3.7%~4.4%。数据证明,高效相色谱法能够有效分析食品中的甜味剂剂量。
        2.2防腐剂检测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以很好的延长食品的储存期限,但需要将添加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液相色谱法在食品防腐剂检测中有很好的效果,先使用乙醚来萃取样品,而后将萃取完成后的样液水浴烘干,然后用甲醇定容,待完成滤膜过滤后即可以应用HPLC技术检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液相色谱法在检测食品防腐剂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若用于多种食品则极易受其他色谱峰干扰。


        2.3高效相色谱法对色素添加剂的检测
        色素添加剂主要用于果汁、碳酸饮料和糕点类食品的加工生产中,用来提高食品的颜色和美观度。主要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色素两种。天然色素通常是从动植物种提取出来的,对人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人工合成色素添加剂一旦使用过量,会引起食用者食物中毒。在使用高效相色谱法进行色素添加剂检测时,首先要提取检测样品,用乙醇和氨水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混合,通过超声波技术进行样品的处理和提取,再进行过滤处置,之后采用甲醇和乙酸铵溶液对人工色素进行洗脱,最后通过二极管进行色素添加剂的检测,能够有效检测食品中色素添加剂是否超标。
        2.4氨基酸检测
        氨基酸是生物生存发展中的关键性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这种物质构成决定了氨基酸具有不稳定性。对于氨基酸的检测需要具有比较高的灵敏性以及准确性。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对氨基酸检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对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有效提取,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2.5有毒害物质的检测
        (1)N-亚硝胺的检测。我国还存在部分食品生产商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为了增加食品的色泽,添加亚硝酸盐与硝酸盐,这两种食品添加剂自身生物危害不大,但是这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产生N-亚硝胺,N-亚硝胺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毒素,甚至会导致癌症。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N-亚硝胺,同时还能够精准检测出食品中N-亚硝胺的含量。(2)多环芳烃的检测。环芳烃通常被添加在烤肉中。过去经常会采用氧化铝检测方式来检测食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这种检测方式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为了节约检测时间、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果。(3)芳香胺的检测。芳香胺是一种非天然色素,是通过人工加工而产生的色素,这种色素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使用过多的情况下会诱发癌症。因此它是一种不被允许加入到食物中的色素,所以在对食物进行检测时要尤为注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去判断产品中是否含有芳香胺色素时可以选择PermaphaseETH色谱柱。该检测方法所使用的流动相通常为甲醇-环戊烷,这种检测方式与过去的检测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的优点。(4)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食物在未进行妥善储存或者储存时间过长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霉,食品一旦发霉就很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而花生、玉米和大米在发霉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更甚者会诱发人体肝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食物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在检测时所选择的色谱柱为SiI6-X-1。该方法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且检测所需时间较短,通常情况下仅仅7min便能够完成检测。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多元化,对食品安全问题也尤为关注,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高效液相色谱能够检测出多种添加在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所以在食品行业被广泛使用,且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分析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尚久舒.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食品中添加剂中的应用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9(30):152.
        [2]田雪冬,田野.高效液相色谱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24):143,145.
        [3]张敏敏.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9,42(3):51-56.
        [4]阮雁春.气相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2):77-78.
        [5]邓卿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食品,2018(20):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