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治疗食管下段巨大溃疡 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徐显林 许国华 李淑文
[导读] 食管溃疡多发生于食管的下1/3处多为单发
        徐显林 许国华 李淑文
        惠阳三和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省惠州市516200
          
        食管溃疡多发生于食管的下1/3处多为单发,少数可有多个溃疡并存,但直径≥2.5cm的巨大溃疡[1-2]并非罕见,常需与恶性肿瘤鉴别。食管溃疡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等,文献报道沙利度胺可用于食管下段溃疡的治疗,但多为免疫缺陷或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本文报道沙利度胺治愈食管下段巨大溃疡1例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0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年”就诊于我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吞咽困难,喉咙堵塞感,无反酸、嗳气、烧心,无胸闷、胸痛、心悸及气促,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大便性状改变及排便习惯改变,脓血样便,无里急后重感及排便不尽感,无畏寒、发热、盗汗等不适。体重无明显改变。期间有就诊,用药不详,于2017年9月7日在我院胃镜检查,内镜下诊断:食管炎(见图1),病理示:粘膜慢性炎伴糜烂及灶性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予药物治疗: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珠江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28,规格10mg) 用法:10mg一日2次,硫糖铝混悬液(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86,规格120ml/24g)用法:10ml 一日3次,莫沙必利 胶囊(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52,规格5mg) 用法:5mg 一日3次,共8周后症状稍缓解,之后上述症状又反复发作并进行性加重,只能进食半流质食物。于2018年4月20日复查胃镜检查,内镜下诊断:1、食管下段溃疡;2、反流性食管炎(见图2),病理:符合溃疡局部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门诊予以: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规格20mg) 用法:20mg 一日2次,铝碳酸镁咀嚼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规格0.5g) 用法:1.0g 嚼服 一日3次,莫沙必利(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52,规格5mg) 用法:5mg 一日3次,共12周,用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于2019年8月8日再次行胃镜检查,内镜下诊断:1.食管下段巨大溃疡并出血;2.反流性食管炎(见图3),病理示:Barrett食管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予艾司奥美拉唑针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35,规格40mg) 40mg 一日2次、补液、降糖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共5天,之后服用泮托拉唑肠溶片(Takeda  GmbH,国药准字H20140659,规格40mg)40mg/次口服一日2次,铝碳酸镁咀嚼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规格0.5g) 用法:1.0g 嚼服 一日3次,共6天。由于症状缓解不明显,于08-19日更换药物为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规格20mg) 用法:20mg 一日2次,硫糖铝混悬液(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86,规格120ml/24g) 用法:10ml 一日3次,并加入沙利度胺(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29,规格25mg/片)用法:25mg 一日4次 30天,于09-19日复诊,患者自诉症状好转,复查胃镜:溃疡闭合,食管下段近贲门处黏膜糜烂,活检病理示:胃黏膜慢性炎伴急性活动。 (见图4)
        患者目前无明显不适感,体重较为稳定,给予疏肝和胃膏方调理。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具体不详),自述血压、血糖控制可。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心脏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有吸烟史10余年,现已戒烟10年,无饮酒史。
        辅助检查(2019-08-08):血常规WBC 4.1X10^9/L、HGB 148g/L、 PLT 393 X10^9/L、Eo# 0.41 X10^9/L 、GR% 53.6%、LY% 24.9%、E% 10%、BA% 4.2%;血沉(ESR) 35mm/h;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IV抗原抗体联测阴性;丙肝抗体阴性;梅毒特异抗体阴性。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y-干扰素释放实验)阴性。内风湿因子(RF)、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RNP抗体(nRNP)、抗SM抗体(SM)、抗着丝点抗体(ACA)、抗Jo-1抗体(Jo-1)、抗SSA抗体(SS-A)、抗SSB抗体(SS-B)、抗Sc1-70抗体(Sc1-70)、抗核抗体(ANA)结果均在参考范围内。
以下为免疫功能检查结果:
活化T淋巴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26.75% 参考范围(10.26-30.37)
活化辅助T细胞占辅助T细胞比列---16.44% 参考范围(3.46-19.65)
活化抑制性T细胞占抑制性T细胞比例-57.78% 参考范围(15.28-44.05)
补体3测定(C3)---1.12g/L  参考范围(0.90-1.80)
补体4测定(C4)---0.29g/L  参考范围(0.10-0.40)
免疫球蛋白A定量测定(IGA)---1.11g/L  参考范围(0.70-4.00)
免疫球蛋白G定量测定(IGG)---13.40g/L  参考范围(7.00-16.00)
免疫球蛋白M定量测定(IGM)---0.39g/L  参考范围(0.40-2.30)
总LgE ---11.17IU/mL   参考范围(<=100)




        讨论
        食管溃疡是由于不同病因所引起,发生于食管各段黏膜层、黏膜下层甚至肌层破坏而形成的坏死病变,也是发生在咽以下,齿状线以上的一种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它不是一类独立疾病,而是一种与食管病变有关的综合征。溃疡常发生于食管下段,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大小不一,多发生于30-70岁之间,约有2/3的病人在50岁以上。主要症状是胸骨下段后方或高位上腹部疼痛,常在进食或饮水后出现,卧位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间区、左侧胸部和颈部,并有咽下困难及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暖气和体重减轻等,主要并发症有梗阻、出血和穿孔。诊断主要依靠检查和内镜检查[3]。本病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药物、物理化学因素(药物性溃疡,异物损伤,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放射性食管炎)、结核性食管炎、应激性食管炎、溃疡性食管癌、风湿结缔组织疾病(BS)、自身免疫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HIV感染相关性疾病(AIDS)、真菌感染、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等。Higuchi等[4]对7 564例食管溃疡进行病因分析,发现GERD和药物是引起食管溃疡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占65.9%以及22.7%。食管溃疡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针对症状治疗和并发症治疗。本例患者自2017年起出现食管病变,曾多次按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疗指南规律治疗8-12周,但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并逐渐加重,内镜下表现呈进行性改变,糜烂→溃疡→巨大溃疡,溃疡表现为溃疡边界清,溃疡间黏膜正常,无弥漫性、节断性、跳跃式分布,通过实验室检测排除药物、物理化学、结核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等,本例食管溃疡考虑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可能,根据文献报道沙利度胺可用于食管溃疡的治疗[5-6],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症、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方面具有作用,包括抑制肿瘤坏死因a(TNF-a)、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γIFN-γ);抑制核因子kB(NF-kB)的生物学作用;激活IL-4,IL-5,IL-10,增加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数量,并增强其细胞毒作用。研究发现沙利度胺通过使单核细胞的mRNA变得不稳定而抑制TNF-a的合成[7]。TNF-a是一种重要的炎症级联反应的调节因子,在炎症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例患者予以耐信和迪先治疗效果差后加入沙利度胺(100mg/日 30天)治疗,症状明显得到改善,1月后复查内镜,发现溃疡基本愈合,说明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目前在使用沙利度胺剂量方面没有一致的方案,一般的起始剂量在100-200 mg·d左右,最大剂量用于癌症治疗时剂量可能达到1000 mg,同时夜间顿服可以减少该药的不良反应,目标剂量因人而异,主要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是否联合用药等有关,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对胎儿有严重的致畸性,口鼻黏膜干燥、倦意、睹睡、眩晕、应疹、便秘、恶心、腹痛、面部浮脚,可能会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过敏反应等。若患者出现该药的不良反应,一般减少剂量或者停药可缓解[7]。
        综上所述,食管溃疡如PII和黏膜保护剂治疗疗效差,在排除结核、肿瘤等病变后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疗效显著,但需警惕大剂量和长期服用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
        
 [1] 余红妹,谭韡,沈磊,等. 食管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及其对良恶性鉴别的意义[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6):501-504.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4.06.025.
 [2] 孟丽丽,吴战军.食管溃疡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5,35(2):109-112. DOI:10.3969/j.issn.1673-534X.2015.02.011.
[3]陈灏珠,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林果为等.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70-1871.
[4]HigHchi D,Sugawa C。Shah SH,et a1.Etiology,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esophageal ulcers:a 1(1-year experience in an
urban emergency hospital.J Gastrointest Surg,2003,7:
836—842.
[5]J Infect Dis. 1999 Jul;180(1):61-7.
[6]Cut2000 Jul 47(1):156.
[7]FRANK ME,MACPHERSON GR,FIGG WD.ThaLidomide[J].Lancet,2004,363(9423):1802—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