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黏多糖病患儿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赖丽珍 郑璐
[导读] 总结1例黏多糖病患儿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护理
        赖丽珍 郑璐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总结1例黏多糖病患儿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护理。护理要点:改善心脏功能,维持液体负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控制心衰的进展,尽可能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做好临终关怀。
【关键词】黏多糖病;心力衰竭;儿童;护理
        黏多糖病(mucoploysaccharidosis,MPS),又称黏多糖贮积病,是一组因黏多糖降解酶缺乏的疾病,使酸性黏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导致黏多糖积聚在机体不同组织,产生骨骼畸形、智能障碍、肝脾增大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黏多糖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无药物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酶替代治疗(ER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ERT费用十分昂贵,需要终身维持给药,其应用受限,而allo-HSCT需要早期治疗。由于黏多糖沉积及胶原异常形成,可侵犯心内膜,引起心内膜增厚,侵犯瓣膜引起瓣膜肥厚,腱索变短,侵犯冠状动脉和心肌,使冠状动脉狭窄,心肌变硬,心脏扩大,引起心衰。终末期心力衰竭是指经规范化内科治疗(包括外科干预治疗后),严重心衰症状仍持续存在或进展,常伴有心源性恶病质,且需反复或长期住院的阶段。我科于2018年12月30日收治1例黏多糖病合并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患儿病程长,病情复杂,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住院第15天患儿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家属放弃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3岁1月,24kg,因“反复气促2个月,加剧伴咽痛3天”入院,查体:腋温:36.0℃,脉搏:11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02/68mmhg, Spo2:88%。患儿神志清楚,精神差,大气下,呼吸促,呈端坐呼吸,见吸凹征,腹胀,肝肋下约8cm,质软,脾肋下4cm,双侧阴囊肿胀,双下肢浮肿,对称性,凹陷性,尿量减少。辅助检查:B型钠尿肽前体:6225pg/ml,肌钙蛋白Ⅰ:0.033ng/ml。心脏结构彩超:1.二尖瓣前瓣增厚并轻度狭窄,中度反流 2.肺动脉增宽,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3.三尖瓣轻度反流 4.右心肥大 5.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儿10年前于上海某医院诊断为“黏多糖病”。
        入院后予吸氧、心电监护、抗感染,利尿,扩冠脉,营养心肌等处理,第4天,患儿尿量较前增多,双下肢浮肿仍明显,伴心前区不适,予加米力农强心治疗2天,浮肿较前消退,尿量可,予停用米力农。第9天:患儿仍胸闷、气促,双下肢浮肿,肝脾肿大明显,24小时尿量740ml ,考虑全心衰,再次予加米力农强心治疗3天,患儿胸闷气促好转,双下肢浮肿较前消退,予停米力农。第15天患儿病情恶化,突发颜面口周紫绀,呼吸困难,心音低钝,心率65次/分,血氧饱和度60%,立即增氧,建议插管治疗,家属拒绝继续治疗。
2 护理
2.1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2.1.1绝对卧床休息 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予半坐卧位与坐位交替,坐位时提供床上小餐桌,餐桌上放一软垫,以利于患儿休息;半坐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忌拖、拉、推,限制活动,以降低代谢,减少氧耗,减轻心脏负担。
        2.1.2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儿的心功能进行分级,患儿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Ⅲ度),即安静休息时有心力衰竭表现。患儿病情危重,患儿及家属均拒绝入住重症监护室,考虑患儿对家属极其依赖,入住重症监护室后陌生的环境,与父母分离,对治疗的恐惧等对患儿来说都是严重的不良刺激,我们与家属沟通商量并告知风险,签字为证后,同意其住普通病房,家属24小时陪护,一级护理。
2.2液体管理  
        2.2.1入量管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60ml/h,每日液体入量限制在50-60 ml/kg之内,该患儿入院体重24Kg,每日液体入量限制在1200~1440ml。
        2.2.2出量管理 统计每日出量,出量包括大便量、尿量及其他出量。其中尿量是主要成分,由于心衰患者排汗量较多,而排汗量往往难以估算,从而增加了出量统计的难度。文献[3]指出每日监测体重是检查体内液体潴留情况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每日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患儿体重,根据患儿每天的体重和尿量变化调整利尿剂的剂量,当患儿体重增加超过0.5kg/d,增加利尿剂的剂量。
2.3 用药护理
        2.3.1米力农  米力农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用于难治性心衰急性加剧的短期治疗。米力农能够提高血管平滑肌松弛性,显著降低心脏负荷以及肺动脉压。和临床常规药物应用效果对比,米力农不会提升患儿的心肌耗氧量,同时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正性肌力作用,促进患儿心肌功能恢复[4]。但是米力农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及窦性心动过速,还可能加重低血压的风险。该患儿使用米力农微量泵注期间,护士每小时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率和心律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水肿、尿量情况。
        2.3.2 多巴胺  中剂量多巴胺(6-10ug/kg/min)直接兴奋心肌的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同时能改善肾脏血流,降低肺动脉压力[5],其副作用有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药物外渗引起组织坏死,该患儿使用中剂量多巴胺经外周静脉微量泵注,输注前检查留置针在血管内,回血好,穿刺部位完好,输注期间护士严密监测患儿的心率、心律变化,加强输液巡视,防止输液外渗。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多巴胺通路每日轮换,以避免对同一条血管的连续反复刺激,预防静脉炎及输液外渗的发生。
        2.3.3利尿剂联合使用 利尿剂是唯一能够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液体潴留的药物,终末期心衰易合并利尿剂抵抗,常需要多种利尿剂联合应用[6]。本例患儿使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呋塞米为袢利尿剂。两者合用可有效改善容量负荷[7],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血钾的发生,但会增加低血容量、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风险,使用期间每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每班监测尿量,每天测量体重和复查电解质,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有无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2.4皮肤护理 患儿病情重,长期卧床,被动体位,双下肢水肿及阴囊水肿,BradenQ 压疮评分10分,提示高度危险,极易发生压疮,指导家属购买水坐垫垫于患儿臀部,腘窝处垫翻身枕,指导并协助患儿家属每2个小时为患儿更换体位,半坐卧位、右半侧卧位、坐位交替,使用泡沫敷料保护背部和骶尾部受压皮肤,使局部形成封闭式恒定微环境,预防压疮发生[8]。

查阅文献发现有一种新型C型医用骶尾圈[9]可有效预防危重患儿压疮发生,尤其对于阴囊水肿的患儿,可以坐姿使用骶尾圈,以保护骶尾部及阴囊皮肤,但该C型骶尾圈无成品售卖,经与家属沟通后,建议家属购买圆形骶尾圈,经人工裁剪及设计成C形骶尾圈给患儿坐位使用。
        2.5心理护理  该患儿已确诊黏多糖病10年多,对该病已有较好的认识,但不太愿意配合治疗,家属自诉患儿智力发育无明显迟缓,但不愿与外界交流,患儿因长期患病,多次反复,情绪低落、孤独、焦虑、抑郁。研究发现孤独、焦虑及抑郁在心衰恶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影响心衰患者死亡的因素[10]。护士在操作及巡视病房时努力诱导患儿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指导患儿家属多安慰、鼓励患儿,尽量满足患儿的需求,播放患儿喜欢的电视节目和轻音乐分散患儿注意力,患儿情绪逐渐稳定,能主动配合治疗。
2.6临终关怀  
        2.6.1 明确护理目标  MPS是一个逐渐进展的疾病,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黏多糖在脏器中的沉积越来越多,导致脏器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越多,越严重[8],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和治疗手段有限,患儿疾病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心功能逐渐下降,本次住院时已经是心力衰竭终末期,病死率高。此期护理目标是尽可能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11]。
        2.6.2 灵性关怀 在患儿病情稍稳定的时候,引导并帮助患儿回顾生命中最难忘、最感动、最开心的事,使其从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爱,理解生命的意义,认真倾听患儿现在和未来的需求、愿望和担忧,安排家属满足其愿望和需求。
        2.6.3 死亡教育  告知家属患儿随时可能发生病情恶化而死亡,让其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接受死亡,明白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传输优逝理念,尊重患儿和家属的意愿,选择缓和治疗,放弃有创抢救,陪伴患儿安静、舒适地离开人世。
3小结
        MPS常合并心脏受累,其中以瓣膜受累最为常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12],最好在心脏受损之前开始治疗[13]。患儿的心脏受累情况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进展恶化,心力衰竭症状随之逐渐加重,治疗和护理难度逐渐增大,关键是要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加强液体管理,做好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本次住院虽然没有逆转患儿最终死亡的结局,但是患儿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低血压、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我们通过加强临终关怀,让患儿平静而舒适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35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黏多糖贮积症儿科专家共识.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7,22(5):227-230
        [3]张利红.心力衰竭病人液体管理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5,,3(06):169-170
        [4]渠宁.米力农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患儿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5):26-27
        [5]徐敬媛.米力农、多巴胺及呋塞米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05):13-15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07):1-78
        [7]梁妍.呋塞米、螺内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儿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39(11):2093——2095
        [8]张诗怡,赵体玉,乐霄,等.微环境与压力性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8):1001-1006.
        [9]黄建萍,黄叶莉.新型C型医用骶尾圈的设计和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0):1217
        [10]田庄,郭立.黏多糖贮积症I型的心脏受累表现.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197-199
        [11]成小燕,董瑞馨.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终关怀护理.医药前沿,2015,5(9):229-230
         [12}BOFFI Lucia,RUSSO Pierluigi,LIMONGELLI Giuseppe. 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ac manifestations in mucopolysaccharidos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paediatric and adult cardiologists.[J].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8,44(Suppl 2).
         [13]BILGINER Gurbuz Berrak,AYPAR Ebru,COSKUN Turgay,et.al. The effectiveness of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cardia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mucopolysaccharidosis.[J]. 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JPEM,2019,3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