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
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对象(2019.06-2020.06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取样84例,分组方式使用抽签法,结合患者实际病况,行抗生素治疗(n=42,对照组)和“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n=42,观察组),对比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比80.95%(34/42)的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FEV1在用药后升至(3.63±0.59)L,FVC升至(3.74±0.75)L,皆比对照组(3.03±0.52)L、(3.09±0.66)L明显要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可切实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有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效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糖皮质激素;肺功能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与蛋白酶平衡失调、大气污染、感染、吸烟等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临床治疗一般以调整肺功能、纠正呼吸状态、消除病因、抑制感染为主,考虑到老年病人身机能逐步衰退,在治疗时更需注重用药方式的合理性[1]。鉴于此,本文结合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用药资料,对比研究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2019.06-2020.06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取样84例。排除沟通困难、认知功能缺陷、脏器功能严重衰竭、研究药物过敏者,纳入条件为: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表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具有一致性。对照组病程(10.19±3.28)年,年龄41至69岁,平均(57.62±2.17)岁;观察组病程(10.22±3.31)年,年龄41至70岁,平均(57.59±2.11)岁,P>0.05。
1.2方法
84例研究样本皆于入院时接受了呼吸功能训练、低流量吸氧、化痰排痰、平喘解痉治疗。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抗生素治疗,并在100 ml 生理盐水融入2g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观察组则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指导患者每天2次,每次口服15mg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1207)辅助治疗,连续给药2周后,观察疗效[2]。
1.3观察指标
其一,疗效评价。无效:病人水肿、喘息、静息下咳嗽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有效:肺啰音减少,水肿、喘息、静息下咳嗽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和缓解;显效:肺啰音、水肿、喘息、静息下咳嗽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改善。其二,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病人FEV1(第 1s 用力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png)
3.讨论
老年人群体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后,不仅会出现肺间质损伤问题,还会使肺功能出现障碍,再加之病情反复,病程较长,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于此,若想切实改善治疗效果,就需合理选取给药方式[3]。
观察本次研究数据可得: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治疗后 肺功能指标皆有改善,观察组FEV1升至(3.63±0.59)L,FVC升至(3.74±0.75)L,皆比对照组(3.03±0.52)L、(3.09±0.66)L明显要高,P<0.05。而在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比80.95%(34/42)的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见,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具有十分关键的应用价值,对患者治疗恢复进程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可切实改善其肺啰音、水肿、喘息、静息下咳嗽等临床症状。究其药学原理:常规以吸氧、平喘、解痉、祛痰为主的治疗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无法全方位满足老年患者治疗需求,治疗效果难以取得显著提升。而糖皮质激素(如:观察组所用到的泼尼松)不仅具有极佳的抗过敏、抗炎效用,泼尼松还具有较小毒副作用,可对结缔组织增生、组胺物质释放起到良好抑制作用,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具有较高适用性,对患者肺功能指标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
总之,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可切实改善其肺功能指标,有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牛林琳.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评价[J].世界复合医学,2019,5(09):151-153.
[2]卢锡幸.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3):331-332.
[3]林森.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及价值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