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黄银
[导读] 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当下,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黄银
        湖北省荆门市楚天学校  448000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当下,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得到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和重点科目,在教学时需要更加高效、有用的教学模式,而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就学科的特征来看,数学学科其实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与其息息相关。所以说在教学时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知识教学,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未能做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当前教育改革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更多的运用生活化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得到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1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概述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且在课堂上注意力极其容易被外部事物所吸引影响,学生在这个阶段思维和心理才初步发展并且其对外部的理解和想象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经常见到、听到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这种形式更好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更高的热情,从而得到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1.2 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概念以及运算法则类的知识占据重要部分,而这些概念法则作为学习重点的同时也是数学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对这些抽象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想要完全熟练的掌握和理解是十分困难的。然而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实际应用,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掌握、更深刻的理解。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我们接触数学这门学科开始就逐渐了解到数学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而学习数学也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使这些能力发挥效用从而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引导,通过具体实例情境的举出和学练过程中综合应用问题等的解决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更好的辨别具体情境应该用什么知识解决以及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可以运用于怎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方法可以使复杂抽象的知识通过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让学生更加切身的投入到实际情境中看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常用也比较高效的。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认知水平结合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与生活的结合与联系,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自己熟悉的情境和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与掌握。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如魔方、骰子、正方体积木、粉笔盒等都是正方体,砖块、文具盒、牛奶盒、柜子等为长方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奥秘和乐趣,在生活情境创设下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
        除了创设生活化情境外,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教学内容和语言进行生活化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讲授和训练学生进行加减法的学习时可以将普通的加减法算式转化为生活中的购物场景,例如,“50-13-24”这个算式的训练可以转化为“小红带了50元到超市购物,买文具花了13元,买零食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元?”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将自己带入到场景中进行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语言生活化的处理上可以首先从钱币以及时间的表示方法上着手,例如2.5可以讲解为两元五角也可以讲解为两小时三十分钟,通过这样的讲解和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教师课上讲授的内容,同时对相关的概念也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
        2.3 开展具有生活化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适当的实践活动可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例如,还是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拼凑并且带领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进行直接的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面、棱可以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记忆和认识。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其中数学科目的学习更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转变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克祥.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4):78.
        [2]田晓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23-24.
        [3]浦甲军,李国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