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林剑涛
[导读]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罗赛洛(温州)明胶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  325411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各类型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食品生产中,所以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至关重要。食品安全检测既能让检测人员了解食品的质量,也能确保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是极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其能够对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有害物做出正确检测。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化学检测技术开展分析探讨,指出化学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化学检测技术;具体应用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如果食品出现问题,就会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食品安全应给予高度重视。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化学检测技术能够完成对各种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可有效杜绝有害食品在市场流通,同时化学检测具有便捷性的优势,提高了食品检测工作的效率,从源头上确保了食品的安全性,进而确保的人们的身体健康。
        1.开展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种加工食品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也有一些餐饮单位未按照国家规格操作,进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可见对食品开展安全检测极为重要,其中化学检测是应用最多、范围最广、方法便捷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实际流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近几年,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化学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化学检测技术是利用化学现象或化学反应对食物中存在的物质进行验证及获取的检测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食品的检测要求更高,将化学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可有效确保食品的安全,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2.食品安全问题
        2.1环境污染严重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染环境行为,从而使得环境受污染情况严重,这些污染再作用于地表,从而使得农作物、水产动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例如:农药残留,过度施肥等,这些物质残留在农作物表面,如果长期食用就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出现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事件。
        2.2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
        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因此食品需求量也十分巨大,生产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食品添加剂来增添食品的美味性,延长其保存期,而这些添加剂有的属于不合格的化学剂,例如:催熟剂,着色料等,长期食用此类含有此类添加剂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3兽药残留
        我国畜牧业也十分庞大,众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食品,畜牧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蛋类、奶类,而在畜牧业发展中会使用一些抗生素,如果抗生素使用超标同样会威胁到人类健康;虽然食品中抗生素的含量较少,但长期累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体免疫力,是人体出现过敏、变态反应等不良影响。此外,这些不良现象还会受到遗传、药剂量等因素的影响,加剧过敏及变态反应,不断损害人体正常机能,例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在人体里累积过多可能导致贫血、耳聋等问题的发生。
        3.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化学非显色分析
        化学非显色法是比较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依据有效、直观的化学反应分析食品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检测出食品中含有的化学剂。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该检测方法时,需科学选择验证和分析方式,不同的物质应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

一般情况下,化学非显色法对食品样本和试剂颜色判断食品的安全程度,快速得出结果。目前,化学非显色法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使用率较高,在国内外诸多企业中也得到了研究和创新。
        3.2光谱检测技术
        所谓光谱检测技术指的是利用光的吸收和发射,通过光谱过程和强度监测分析食品安全影响因素,主要依靠光谱原理判断物质是否存在,进一步排除影响食品安全的物质。光谱检测技术还分为荧光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第一、荧光分析法。当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会产生激发状态,而激发态分子不断碰撞或发射,就会发出特殊的荧光,以此作为判断依据。荧光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可靠性、不收外界因素影响等特点,在食品检测中有着独有的特征,例如:海鲜、鱼类食品检测中,汞是重点,通常情况下,光谱法对汞的精度为10-8g,荧光法则可以精确到10-10g,等级提高了2个层次,检测结果更准确,因此食品安全工程师多使用此方法检测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第二、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线光谱分析法在食品安全化学检测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操作更简单,检测速度更快,同时不会产生污染物,因此将其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效果更佳。相关研究显示,红外线光谱检测技术精度更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红外线光谱检测技术也不断完善,利用中红外光与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其波长可达2500nm,仅此检测数据相当精确,检测人员主要将其用于液体食品检测中,也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成分检测中。第三、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该技术主要用于定量元素检测中,在单元素分析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等离子发射光谱检验技术同样拥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人员主要将其用于营养保健品安全检测及食品污染物的检测中。
        3.3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第一、离子色谱法。该技术主要用于饮品检测中,先定量采集样本,如果是液体样品,需摇匀后采集;再将样品进行化学萃取、分离、浓缩等处理,将样品处理成可被色谱仪器识别的状态,对样品开展分析,以样品的形态确定检测方法,最后记录检测数据完成检测。该方法使用范围广,频率高,可对多个领域食品进行检测,例如:水、啤酒、奶制品、肉制品等。第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需要借助专业仪器,例如色谱仪。其主要优势为分析周期短、工作效率高,通常被用于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的检测中,检测迅速且适用范围广,可检测出多种污染物。第三、高分离度液相色谱法。该检测法主要应用高压输液泵将溶液注入色谱柱,完成检测,该技术分辨率更高、灵敏度更高,适用于食品中氨基酸与维生素的检测。
        3.4生物检测技术
        将生物检测技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不仅能够准确检测食品品质,还能全面检测出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此外,生物检测技术成本低、速度快、易操作,因此备受青睐。在生物检测技术中,主要包括:免疫分析法和酶检测技术;免疫分析法能对食品中的各个成本进行检测,还能对农产品的化学试剂含量进行检测,进一步确保了食品的安全性。
        结束语: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好安全检测工作非常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视,发挥化学检测技术的作用,提高食品安全性,确保消费者购买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参考文献
        [1]徐晓林.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 福建质量管理,2020(12):193.
        [2]留玲微. 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J]. 科学与信息化,2020(26):89,94.
        [3]石丽华. 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2020(8):75-76.
        [4]秦楠楠. 浅析食品安全检测中分析化学技术的应用[J]. 新农业,2020(7):84-85.
        [5]吴迪,高伟哲.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探究[J]. 食品安全导刊,2020(36):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