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爱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群星小学新何分教点 511340
摘要:相比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来说,小学中年级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更大的难度。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强力度训练学生的词句能力,并加以指导;重视朗读训练与情境的创设;丰富阅读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本文就分析了运用小策略提高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小策略;有效性
引言: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熟读成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生活化,这样一味的多读不代表就能增进理解。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但只要教师从兴趣入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就能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能力并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导向与激励,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会积极主动读书,并经常进行反思;而语文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明显表现出厌学情绪,觉得阅读是枯燥乏味的。由此可见,对阅读是否具备浓厚的兴趣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但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且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经常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小差,这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并长时间维持的重要表现。如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就能解决这一现状,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欲望,进而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最精彩的内容,当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时候,停下不讲,并引导他们自主看书,逐渐培养他们独自阅读的能力。与此同时,推荐一些好的课外阅读书籍,以便于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有效性,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积累,引导他们学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不断提高自身理解词句的能力,并养成摘抄积累的良好习惯。
二、精讲与指导,加强朗读指导和训练
现阶段,重讲解和重分析的阅读教学法依然深受重视,是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长时间和单一的讲读教学,对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讲解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形成灌输式教学,最终促使孩子们机械被动的学习。加上大多数教师的阅读讲解是针对课文知识内容的,而不会特意开展阅读方法指导的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性阅读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进而不利于独立阅读。虽然一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字词句篇的分析对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重要性,但却不能很好的将这种琐碎的分析与方法的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所以会导致孩子们在理解的过程中断章取义,最终影响文章的整体感悟。
三、创设良好的情境,丰富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情绪情感会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情感、所创设的教学环境和营造的气氛等的影响。语文这一门学科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与艺术性比较强,尤其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唱歌、画画和表演等手段来创设情境,以此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和生动形象化,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与此同时,通过这些形式的引入,使得阅读手段也得到了丰富,多元化的阅读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进而提高自身的阅读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为接下来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荷花满池塘、随风飘扬的视频及音频,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来营造荷花美的情境,让孩子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还可以针对这一课文适当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置奖项,调动每一个人的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
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具备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有自己的学习优势,加上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以及后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是不一致的,所以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步调不一致的现状,教师要尽量给予每一个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必须积极看待每个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发展中的人、重点关注他们的进步,重视推动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对水平不一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个体差异性并因材施教,为他们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推动个体潜能的激发与个性化的发展。
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这一篇课文的时候,针对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制定不一样的目标、布置层次性的任务等等。例如针对语文能力较低的学生,只要流畅朗读就行;针对语文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要比较流利地将故事讲解出来;针对语文能力较好的同学,不仅要能讲故事,而且要能表现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目,阅读不仅仅对语文成绩的提升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教学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的策略,并应用其中。
参考文献
[1]吕雪珂.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2]朱勤.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7.
[3]陈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