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   作者:邱小蓉
[导读] 在小班上学期可能幼儿刚入园,有恋母和恋家的情节,娃娃家只要是提供一个家的感觉,特别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颜色鲜艳的,成品玩具就可以,例如:漂亮可爱的洋娃娃、软软的床,香香的被子,小碗小勺等等就能满足幼儿需要。

惠安县小岞中心幼儿园 邱小蓉

摘要:在小班上学期可能幼儿刚入园,有恋母和恋家的情节,娃娃家只要是提供一个家的感觉,特别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颜色鲜艳的,成品玩具就可以,例如:漂亮可爱的洋娃娃、软软的床,香香的被子,小碗小勺等等就能满足幼儿需要。但到了下学期幼儿情绪基本稳定,恋家的情节也消失了,那么我们的娃娃家游戏材料就不能只停留在上学期的水平上,下学期我在材料的投放上下了一翻功夫。本文通过对小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的一些策略,做出了以下的总结。
关键词: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材料;投放材料分析
        一、材料提供与课程相结合
        我们常说游戏即课程,《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小班创设娃娃家就是给幼儿提供与教育相结合、能让幼儿有表现机会的环境。教师在材料的设计和投放上,要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与课程紧密的结合,因为集中教育活动时间比较短,很多的课程需要提前在游戏中渗透,使很多课程中不容易完成的目标,和一些小班孩子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在游戏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1.与生活技能结合
        小班孩子的小肌肉发育很不完善,针对这一特点,在娃娃家中投放了很多锻炼幼儿生活技能和动作技能的材料。例如:夹、扣、穿、摇、推、拧等等的材料:我利用费旧纸壳为幼儿制作了非常形象的全自动洗衣机并配有晒衣架,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大小和材质不同的夹子,幼儿的游戏经验来源于生活,愿意模仿成人的劳动,而我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恰恰满足了幼儿的愿望,既有游戏性,又渗透了课程,投放后效果出奇的好,孩子在把自动洗衣机盖打开,衣服放进去,定时后到点把干净的衣服拿出来,搭在晒衣架上,用夹子认真的夹上,很多幼儿反复的重复着以上操作过程,到了游戏结束还好象是一油为尽的感觉,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很自然的得到了夹的技能练习。利用费旧的纸盒和大大泡泡糖的塑料桶为幼儿制作了一个引水机,但是在设计水阀的时候我采用了两个可以拧的水阀,并且用了红和蓝两种颜色,红的是热水,蓝的是凉水,如果小朋友想喝温水,那么红的水阀拧两下,蓝的水阀拧两下这样让孩子练习拧的技能,另外,为幼儿促进了大肌肉的协调发展为幼儿提供的微波炉的门把手是方便幼儿拉和推的动作的,小班幼儿推的动作上下肢往往不容易协调,力量也掌握不均匀,所以在娃娃家中设立了摇篮,用漂亮的绿丝绸从棚顶吊下来,用费旧的水果筐制作了一个摇篮,既漂亮又有意义,不用告诉幼儿怎样玩,幼儿也会主动的用双手推一推,因为孩子们要让娃娃睡觉就必须这样做,幼儿在用双手推的时候开始也不协调,掌握不好节奏,经过一段时间后,动作慢慢的协调了。一点一点懂得了均匀的用力。
        在娃娃家餐厅里,用布做的饼,用费旧纸壳筒当擀面杖让幼儿练习擀的动作,幼儿做起来也非常的带劲,非常的喜欢,另外我班幼儿扣扣子技能掌握的不太好,我为幼儿设计的扣扣子的饺子皮混沌皮运用这样具体形象的手工操作材料让幼儿能玩起来,同时又学会了许多。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东西才能玩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正说明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游戏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2.与数学活动的结合
        每次幼儿包完饺子和混沌后,教师都要带领幼儿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在下饺子的时候,我也引导幼儿一个一个的边数边下到锅里;另外为了巩固幼儿对于分类活动的理解,我想了一个摘菜的活动,在娃娃家餐厅里提供很多的韭菜,绿的韭菜里夹着许多黄的韭菜,教师引导说:“我们只能吃绿的韭菜,黄的韭菜是不能吃的,我们把黄韭菜捡出来吧”教师创造了这样的情景,这样幼儿会很自然的把黄的和绿的分开来,为了让幼儿保持新鲜感,我及时的更换材料,为幼儿提供菠菜、芹菜等蔬菜,体现材料的丰富和可变性。
        3.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结合“跟着小动物走”的主题活动,在娃娃家中投放了许多的动物布偶,并且给每个小动物提供了一个家,在给小动物找家的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一一对应,另外,结合《我养小动物》的教育活动,幼儿在娃娃家中给小动物喂食,给小动物洗澡,小动物有病了给它们喂药等等,在《谁来帮助我》的主题活动中有个熊先生,我就把娃娃家的小熊定为熊先生,《谢谢熊先生》活动后,在娃娃家游戏中我发现琦琦对着熊先生说着礼貌用语:“谢谢你熊先生”在《熊先生生病了》的活动后,幼儿对熊先生产生了同情心,在游戏区中,我看到“文文”抱着熊先生打电话“喂?是医生吗?我家的小熊病了,你来吧”军军当起了护士给小熊量体温,洋洋用听诊器给小熊听疹等等,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完全投入到游戏当中,又把课程中的内容及时有效的在娃娃家中进行实践,巩固了课程的内容。
        二、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中,他把儿童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在投放娃娃家材料时更要注意他们的层次性。一开始给幼儿提供的材料是比较直观、具体、形象一些。由教师制作的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物品,如:洗衣机、微波炉、摇篮、引水机等等。当幼儿慢慢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并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后,教师投放材料的难度也可以随之增加,如:围裙、抹布、煤气灶等。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成品材料玩了一段时间后,幼儿有了一些经验,我为幼儿提供是半成品的材料,例如:饺子皮混沌皮、没有分类好的蔬菜等等,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完成一个成品,再后来就是干脆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费旧物材料,建立了一个材料区,幼儿需要的材料可以到材料区取,没有的可以发挥想象用费旧材料代替。例如:果奶瓶、花布块、线绳、小纸盒等等,把这些材料运用到游戏当中,我们班孩子真是充分的利用这些费旧物,通过观察我发现,当幼儿有了知识经验的建构后,他们的想象力是出乎我们成人的意料之外的,他们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比较合理和大胆,可以说教师材料的提供给了孩子充分的发挥空间,轩轩拿来了果奶瓶为娃娃喂药,琦琦拿来花布当操作台的桌布,红红把彩色的线绳挂在脖子上,前面缠一个塑料瓶盖当听诊器:均均把长条的花布当成了围巾等等。
        总之,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具有科学性,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提供更有助于孩子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的材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