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龙
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062
摘要:安全风险管理及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的实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是一项长期持久性的工作。通过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性。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治理,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更好地完成化工生产的任务。因此,做好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减少企业的安全事故,确保化工企业在运行的过程当中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排患排查
0引言
在化工企业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展的概率,同时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那么如何在化工企业运行中,发挥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管理的作用,是企业管理者面对的问题。
1化工企业生产事故出现的因素
1.1生产原料和产品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化工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生产原料与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腐蚀、爆炸。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若没有按照规定或者要求进行操作,那么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引发安全事故。这一问题需要得到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加强对运输、使用、操作等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对企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2生产环境的影响
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操作,避免因为生产材料与外界环境发生反应,对化工生产安全产生影响。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利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现对化学产品的加工。在此过程中,需要高温高压、负压深冷的环境支持,以保证各个工艺的实施。在这一环境中,对操作人员来讲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是操作不规范,则会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1.3缺乏科学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化工企业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生产、运行的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进行工作,保证生产安全的工作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完善的制度与体系,导致部分工作缺乏规范性,造成安全隐患。这一问题的出现,影响企业的安全运行,无法保证化工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质量。
1.4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是各项管理制度的组织者与落实者,其思想认知直接影响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管理工作效果。通过对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分析,发现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与问题排查意识,在工作的过程中忽略对问题的关注。工作人员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企业安全运行的关键。
2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1积极普及安全教育
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范围比较广,如防火灾和防爆炸等。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向工作人员普及教育安全知识,并定期考核员工掌握安全知识的具体情况,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做好安全防护的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生产活动。
2.2加大检查维修设备的力度
化工企业生产运行中,需要的机械设备比较多,这部分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危险系数较高的环境中,导致设备损坏与老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化工企业生产需要的机械设备体积比较大,结构相对复杂,在生产中,长时间和化学原料接触,从而加快了机械设备老化的进程,并且设备的维修过程难度系数比较大,极易导致设备出现爆炸、材料泄露等问题,发生事故的概率比较高。
2.3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2.3.1排查并确定风险位置
根据化工企业发生风险的概率和危害的程度,确定企业可承受最大的风险程度,为判定风险级别等系列工作夯实基础。当确定发生风险的位置时,应该结合机械设备和风险信息等具体情况确定风险位置,做好风险位置的安全管理和分类工作。根据划分的风险位置和区域,明确区域环境的特点,从而准确地排查风险位置。
2.3.2识别和评价风险来源
在评价风险来源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化工企业的具体情况,识别不同位置风险来源,保障可以识别每一个风险位置的设备和作业,综合考量机械设备与风险位置的环境因素。此外,还需要结合不同风险位置,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方法,准确识别风险。
2.3.3评价安全风险
化工企业在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可利用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分析风险来源,通过应用定性法与定量法,将最高的风险级别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的重要依据,对于发生过重大事故和存在重大风险的地点来说,应该被判定为“重大风险”,应用最高级别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2.3.4分类别制定管控措施
针对风险不同的位置,应该进行分级管理,在对风险位置实施管控的过程中,就风险系数相对较高的区域而言,应实施最高级别管控措施。当风险位置的危险系数较高和作业的危害性比较大时,则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严格管控。
3化工企业隐患排查管理对策
在化工企业经营管理中,隐患排查工作非常重要,是预防安全问题出现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隐患排查管理的重视,组织相关工作,制定科学制度,提升内部管理工作质量,促使化工企业持续长远运行,提升安全运行效果。
3.1优化排查隐患制度
与其他企业相比,化工企业比较特殊,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影响企业生产的安全。如何做好安全管理,降低企业安全隐患,是企业发展中面对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制定排查安全隐患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落实排查隐患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制定完善与制定的过程中,应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为主,制定科学的隐患排查流程与方案,并要求工作人员对工作流程进行相关的工作,明确该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地解决安全问题。
3.2建立隐患排查档案
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将企业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全部记录下来,能够为后续管理运行提供依据,保证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档案建立的重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将检查到的问题记录成档案,作为风险控制的依据。化工企业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参与机械排查工作,将排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总结,并将此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依据,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保障。隐患排查档案的建立,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其主动参与相关工作中,并积极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3.3提升工作人员隐患排查意识
进行排查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安全排查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跟踪排查工作情况,做好维护修理工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此外,企业可以组织排查隐患的宣传工作,组织基层交流互动,引导基层员工参与其中,沟通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建议,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一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提升企业工作质量,促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顺利实施。当工作人员的隐患排查意识得到提升后,此项工作会顺利完善,解决化工企业安全问题,促使企业稳定运行。
4结束语
总之,我们通过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管理措施的探讨,解决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不断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潘金辉.石油化工企业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05):201-202.
[2]贺仰琪.氯碱生产过程泄漏事故风险防控技术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20.
[3]李月皎.煤矿事故中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及BBS预控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4]邵守君.基于安全模式下的采油厂生产管理探讨[J].化工管理,2019(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