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 马红艳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0月   作者:马红艳
[导读] 何为深度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是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山西省孝义市金晖小学  马红艳  032300

摘要:何为深度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是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是浅层学习,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数学教学浅层化,从而使得学生思维的浅层化,没有真正意义上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因此,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推进学生深度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深度学习;策略探究
        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数学学习内容相对枯燥而抽象,既要对活泼好动的学生进行有效、有趣的引导,提升其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事物。这就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在深度学习中实现。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以往浅层次学习而言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进行表层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内在逻辑形式与知识内涵的挖掘,以此实现学生更为良好的发展。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培养及核心素养形成为目标的教学形式,与核心素养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时代契合度,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思想价值观以及理性精神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嘘声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沉浸于数学学习中
        小学数学课堂要想实现深度学习,就必须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沉浸于数学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除了追求物质环境外,更要追求学生的内在心理,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心理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产生行为与心理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有更好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帮助学生创建价值性知识与意义性知识。如在课堂数学教学时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开展数学知识竞赛的方式,利用小学生的求胜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力,使他们在竞赛中积极调动数学知识储备,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赢得比赛胜利。这种情境模式下,学生的投入程度比日常教学中的更高,数学学习效果也会更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创设情景不合理,往往起不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因此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教师要参考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仅仅是为了创设情境而设置情境,综合来讲,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合理有效的情境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合理的情境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制订深度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因素,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起点。只有制订好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有指引性地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更为高效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目标的深度化制订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环节。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以及数学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后形成的本质认识。


在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深入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具备一定数学思想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运用以及数学解题思路的探究,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抓知识联系,着眼整体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强调知识整合,注重迁移应用,即在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之上,也要注重课时序列的逻辑性。数学的知识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像是串在线上的一颗颗珠子,彼此之间有所关联。教师也需要立足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近、相关或相反的内容进行整体建构,让学生在异同与联通中辨析出知识本质,在迁移应用中探寻解决一类问题的数学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水平。
         (四)注重数学阅读,拓展深度学习
        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数学学科的综合性日益凸显。数学学科开始重视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小学数学试题也逐渐由简单、直白的表述向“情境化”转变,不仅字数增多,而且涵盖的知识点也变得丰富,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功底,还需要兼具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和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数学阅读,向学生强调准确阅读题干,并且教会学生诸如“关注教材概念的表述”“细心阅读例题的解题步骤”等正确阅读教材的方法,以确保学生在阅读中合理利用教材进行深度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适当为学生推荐有趣的课外读物,布置“读后感”等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数学的内涵和魅力。
         (五)提高数学知识联结能力
        数学知识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的,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必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联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之间建立有效的内在联系,从数学知识的概念、原理以及法则等多角度构建内部知识网络,并将知识网络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构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系地统掌握数学知识,并为深度学习打下基础,进而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顾名思义,联结就是学生利用自身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重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构建的关键。在进行知识联结时,学生要结合自身的知识认知结构,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联动知识的升华,从而构建不同知识、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数学知识结构。
        结束语
        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学生学习数学总是感觉抽象难懂。教师通过深度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创新了教授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数学教学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总结和运用能力为标准,考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的效果。作者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最终实现了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每一个教师对创新教学方法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潘正委.深度教学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J].智力,2020(35):51-52.
[2]卢彩霞.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41.
[3]唐琦.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