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   作者:欧阳扬
[导读] 相较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加复杂、多样。

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  欧阳扬  300100

摘要:相较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加复杂、多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学生甚至无法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最后逐渐放弃数学学习。为了改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为其他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构建
        引言: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其对于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指导与帮助学生构建起自身的数学思维。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即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按照班级当中具体的学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1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国家素质教育普及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文化理论知识为学习的唯一任务转变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调整,要求高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发展为目标。数学学科教学重点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转换,增强素质教育。
        1.2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明确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不断强化自身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实践技巧等。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各项能力的基础,提升思维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而获得多种解题方法和思路,既能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又促进其各项能力素养的发展。所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入手。
        2有效思维让教学更生动
        2.1实例引入
        学习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利用生活中常识以及身边的现象,让学生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并能更好地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2尊重学生个性,强化求异思维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理,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不管是从样貌上,还是从性格、习惯上,孩子与孩子之间都会有着较大的不同。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要意识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强有弱,既要做到尊重学生思维上的差异性,又要做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最讲究的就是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措施,从中寻找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所以,老师在教授孩子数学知识的同时,同样也需要鼓励学生保持自己的思维技能,让学生对自身的思维技能保持肯定的态度,不随波逐流。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不同的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就起到了锻炼同学们思维技能的作用。
        2.3旧知重现
        在习题课或专题课中,把本节知识整体认识作为起点,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课前先进行综合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的再综合。例如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专题课中,课前通过学生复习线面判定的方法,先有整体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填充、完善,最终形成系统的方法。不仅授课内容实现首尾呼应,学生的思维更是再综合的体现。
        2.4拓展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开展高中数学学习时,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才能够有效地拓展数学学习思维,高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通常而言,新的数学知识是建立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推导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原有的数学知识,推导出新的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思维技能、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理解技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针对老师来讲,老师也应该将创新意识渗透到高中数学的课堂中,让学生提升对于数学的学习乐趣和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老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为了学生能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更是为了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不受单一思路的限制,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更为以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技能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钱海涛.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204-206.
[2]张宇杭.高中数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20.
[3]姜艳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思维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3):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