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 马露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马露璐
[导读]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未知、适应成长环境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感悟生活。

马露璐   靖西市新甲乡大甲中心幼儿园  533800
【摘要】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未知、适应成长环境的重要方式。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感悟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教学;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147-01

        引言
        幼儿的年龄尚小,心智还未成熟,各方面都需要幼儿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感知生活,并掌握更多的生活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游戏教育的开展并不乐观,幼儿教学还是重课程轻游戏,给予幼儿游戏的时间较少,游戏中也缺乏对幼儿的有效指导,再加上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在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的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引起幼儿园的高度重视。
        一、根据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游戏化区域
        在构建活动环境时,要尽最大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与资源,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最有利的环境。爱玩、好玩、好模仿都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阶段就是要最大化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同时由幼儿教师进行引导,使之切合实际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搭建相应的娱乐设施。如:爱冒险的幼儿喜欢滑梯;爱音乐的幼儿喜欢安静的音乐教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设很多蹦蹦床、美画区等基础设施。在建设、完善、布置环境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可以让幼儿于幼儿教师一同布置,共同创造温馨、美好的幼儿活动环境。比如在美工区,幼儿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进行手工制作,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美丽的图片、漂亮的文字样式。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开始。相较于枯燥的文字教学,幼儿更喜欢亲自动手进行创造或者制作,这种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思维发散与动手能力。
        二、注重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等普遍较低,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老师往往都是以“命令式”教学居多,孩子们大多数处于被动地位,老师通常将幼儿看作是“容纳知识的器皿”,强硬向幼儿灌输知识,这对孩子的思维智力、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老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要非常注重方式方法,尽量避免采用“命令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被动接收活动内容。但是,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尚未发展完全,有时候往往会将老师意图理解得不够准确,这时候则是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而不是强硬要求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例如,老师给孩子们上一节《天天做运动》的游戏活动课,游戏的目标在于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让幼儿对身体运动产生兴趣。老师在设置游戏时,切忌规范动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便可,期间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醒。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的律动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做运动的乐趣。游戏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向幼儿提问,让孩子们自主发挥,这样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
        三、完善游戏化教学内容
        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不断完善游戏化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学思并重。游戏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即让幼儿学会应学知识,游戏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充分结合幼儿园教学目标,从教育指导纲要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包装。例如,为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幼儿烘焙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集体协作进行烘焙体验。在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在烘焙过程中,你做了哪些工作?其他小朋友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以问题启发幼儿对游戏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实现学思并重。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一定要厘清主次,要把教学置于核心环节,做到一切从教学出发,一切从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出发,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而要让游戏与教学充分融合,让幼儿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健康快乐成长。
        四、实现游戏的日常化
        实现游戏的日常化也是提高游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幼儿教师需要多关注幼儿的生活细节,如幼儿喜欢跑步,可以开展以跑步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从而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当然,在实现游戏日常化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游戏教学方式。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可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己吃饭,不需要教师及父母的帮助;对于中班及大班的幼儿,教师可将安全知识融入游戏中,并以此创设游戏情境,如通过日常游戏活动,让幼儿明白在过马路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除此之外,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还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不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使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结束语
        总而言之,游戏教育的运用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它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幼儿的各种能力,还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学中的游戏教育不只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智慧,引导幼儿走向健康和成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元茹.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95-96.
[2]李文娟.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新课程,2020(50):184-185.
[3]唐文.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新课程,2020(5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