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李巨艾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期   作者:李巨艾
[导读] 在高中所有课程中,生物课程是重要的组成科目之一,与学生总成绩直接挂钩。社会在进步与发展,教学改革工作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始终坚持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导致教学效率受限,缺乏先进教学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依照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李巨艾   湖北省潜江中学  433100
【摘要】在高中所有课程中,生物课程是重要的组成科目之一,与学生总成绩直接挂钩。社会在进步与发展,教学改革工作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始终坚持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导致教学效率受限,缺乏先进教学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依照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58-01

        引言
        所谓高效课堂,是将课堂交到学生自己的手中,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换言之,高效课堂的重要入手点与落脚点就是自主学习。因此对高中生物教师而言,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制定科学与高效的教学方式。
        一、传统课堂弊端
        (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任何科目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在课堂上主要的任务是听讲,长此以往,学生在这种固化的学习活动中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渐渐将其自己束缚到传统自己的教学方式中,忽视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学生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中,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等能力日益埋没,积极性、主动性与自主性也不断降低。
        (二)重负低效
        传统教学模式讲究题海战术,生物教师所讲究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多数都是利用题海锻炼学生“手感”,以此促使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题型,对所有题型都有所了解。在课堂上也多数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这这一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选择使用黑板与板书作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多数时间都被花费到了板书书写上,这种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严重降低,教学效果无法高效发挥出来,不仅教师劳累,学生也无法获得更多知识。
        (三)知能脱节
        传统生物教学中,需将分数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以此锻炼学生解题以及应试的能力,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智力因素,但是也是对学生兴趣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全面发展。此类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日后进入社会非常重要,这也是导致许多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此类学生在之后往往也难以在社会上占据优势地位。



        三、创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措施
        (一)完善教学步骤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课程活动都是根据一定步骤开展的,因此要实现高效生物课堂,需重视步骤环节设置实施。从教师角度来说,需深入透彻了解掌握生物教学素材,教学计划的设计需依照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等内容开展,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科学性与和合理性。在这一基础上摸索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消极性问题,继而针对性优化与改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以此创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另一方面,为保证生物教学效果最大化,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前设计、课中交流与课后探究中去。
        (二)开发学生潜能
        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时,需想办法集中学生注意力,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具体而言,教学活动开展之时,可在专业理论知识讲述中间适当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生物故事,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可适当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资料查找与课题调查等工作,以此培养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出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发挥多媒体作用
        生物教学中时常涉及到诸多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生物,例如细胞与微生物等,在讲解此类知识内容之时,单纯依靠语言描述往往难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因此需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作用,以此促使复杂与抽象化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另外,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传统固化的教学方式并不感兴趣,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对其存在排斥情绪,要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多媒体技术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从某方面而言,教师可发挥多媒体作用促使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保证。
        (四)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状况都是不同的,对同一个知识点,每个学生的学习反馈也是不同的,一节课下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消化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基础相对可以的学生,教师可根据以往的教学要求来为他们布置任务,并且鼓励引导他们使用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互结合的方式完成任务。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置相对较为基础的教学任务,以此令学生循序渐进完成课程学习工作,并且教师还需增加对其的关注与指导。使用这种分层教学方式,并不是歧视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而是令所有学生都可以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生物开始成为高中教师的重点研究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保证自身专业化能力水平,创新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伟.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 高考,2021,(18):65-66.
[2]郝佳慧.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 高考,2021,(17):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